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战下一步怎么打? 美国近期动作露出端倪
2018-08-02 11:51:28 来源:汉网

自3月23日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以来,由特朗普总统点燃的贸易战火几乎烧遍全球,不仅烧向中国这样的战略竞争对手,而且还烧向了欧盟、日本等盟友,并有越烧越旺之势。但就在最近,美国连续做出的几个动作,似乎与特朗普的画风不太一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对同一个动作,人们甚至作出完全不同的解读,那么它们到底透露出什么信息?
  
  第一个动作:美国会参议院通过削减近1700项产品的关税草案, 近半数产自中国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口头表决一致通过一项“杂项关税草案”,将削减或取消在美国以外地区生产的烤面包机、化学制品和其他总计约1660件零部件、原材料的关税,其中近一半产自中国。美国众议院今年1月16日已通过了自己版本的“杂项关税草案”,其中包括145个美国境内也生产的产品。参众两院将就各自版本的分歧协商形成统一版本,分别投票通过后,9月份送交总统签署生效。在目前中美贸易战打得难解难分之际,美国参议院通过与特朗普政府政策背道而驰的法案,被我国媒体解读为美国国会与白宫之间存在矛盾,认为这是美国国会为了挽回美国企业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遭受的损失。甚至有媒体认为,这是美国国会在贸易战的关键时刻悄悄“挺”了中国一下。
  
  第二个动作:美国在世贸组织指责中国经济模式,甚至要求取消中国世贸组织成员身份

  
  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7月26日,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美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谢伊根据美方会前提交的文件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指责,称“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具有非市场属性”,中国经济模式是“贸易破坏性经济模式”,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经济体”,“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并没有朝向全面执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张向晨对美国的指责进行了强有力的驳斥。对张向晨的精彩发言和有力驳斥,中国网民绝大多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但竟有极少数网民不赞同,甚至认为是“中国式的诡辩”。
  
  另外,在世界贸易组织7月11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第七次贸易政策审议时,美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谢伊还在会上批评中国不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利用成员身份占其他国家便宜,并别有用心地向会议提交了“重新审查中国WTO组织成员国身份”的提案,被70个成员一致否决。
  
  第三个动作:美国总统特朗普叫停美欧贸易升级战,并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协议,将谈判建立美欧“三零”自由贸易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华盛顿经过几个小时的磋商后达成协议,一致同意叫停之前对彼此施加的、可能会引发新的贸易战的新增关税和关税威胁;双方同意共同努力,积极消除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其核心内容有四点:(1)双方将致力于建设零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对非汽车工业产品补贴的自由贸易区;(2)欧盟将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大豆和液化天然气;(3)同意围绕标准展开紧密对话,以此来放宽交易,减少官僚障碍以及降低成本;(4)改革升级国际贸易组织,更好地保护美国与欧盟的公司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贸易行为的侵害。对此,国际国内有的媒体怀疑该协议是否会像两个月前特朗政府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有可能被撕毁;还有媒体认为美欧就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WTO或成一张废纸。
  
  第四个动作:美国对中国贸易战刚一开打,就宣布对部分受影响的美国企业实行“关税豁免”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6日00:01,美国开始对中国34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打响对中国贸易战的第一枪。然而在几个小时之后,美国贸易代表处便宣布,那些会被贸易战影响的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美国企业,有90天的时间向美国政府申请有效期为1年的“关税豁免”。美国贸易代表处称,将从“该产品是否在中国之外有可替代的货源”、“关税是否会严重损害提出申请的美国企业或是美国的利益”,以及“该产品是否对中国的相关工业计划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中国制造2025’”等三个方面来决定是否给予“豁免”。对此,国内外媒体几乎都认为,这显示出特朗普发起这场贸易战极为仓促、盲目和缺乏考虑。
  
  第五个动作: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正式会晤,谈“美俄联合”对付中国
  
  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当地时间7月16号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在双方举行扩大会议之前,特朗普与普京单独会面近两个半小时。在会面前,特朗普称,希望美俄双方建立一种“非凡关系”,将与普京讨论贸易、军事、导弹、核武、中国等议题。特朗普在会晤后说,双方的会谈非常有建设性,两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将继续就相关问题进行商谈。特朗普上任后第一次与普京正式会晤,不仅谈了涉及双边的热点敏感问题,并且还商谈了当前并非双边共同议程上的“中国问题”,这被媒体普遍解读为特朗普试图促俄联手共同遏制中国。
  
  7月份以来,确切地说,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战以来,美国接连做出的上述几个动作,都直接和间接地与中美贸易战有关,我们从中是否可以判断出特朗普政府下一步与中国打贸易战的套路与策略?经世(微信公众:经世)认为,尽管特朗普不守信用,反复无常,但将美国最近的动作与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战的目的、其遏制中国的执念以及美国的政治体制联系起来,我们从中仍可一定程度地推断出特朗普政府下一步与中国打贸易战的可能方向、步骤和策略:
  
  一、集中火力,加码升级地打
  
  作为对欧盟报复美国加征钢铝产品关税的报复,特朗普曾高声威胁对来自欧盟的汽车加征20%的关税;欧盟针锋相对,毫不示弱,美欧贸易升级战似乎一触即发。但在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到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当面磋商后突然宣布停止升级贸易战,双方还同意就美欧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在双方磋商中,特朗普首先做出妥协,并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这出乎包括美欧在内的许多政界人士和媒体的意料。基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性格,人们怀疑特朗普会不会随时反悔撕毁协议,甚至与两个月前特朗普撕毁中美经过三轮谈判达成的协议进行类比。在经世(微信公众:经世)看来,不能简单地将美欧和美中贸易战进行类比,特朗普政府对中、欧发动贸易战的目的不完全相同。美欧在遏制中国、应对“中国威胁”的战略目标上始终是一致的。特朗普这次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与欧盟达成不升级贸易战的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收缩战线,腾出手来,集中火力对付中国。尤其是美国发动贸易战后,中欧之间加快合作、密切关系的举措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压力。7月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两国不仅发表了《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还签署了20多项、金额约235亿美元的双边合作文件。一周后的7月16日,中国欧盟第二十次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期间,双方宣布交换中欧投资协定的清单出价,这不仅标志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入新阶段,而且表明中欧在对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有着共同立场,并用实际行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本来在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之初,德、法等欧盟主要国家还准备以共同对付中国为筹码求得美国豁免对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但特朗普当时没有同意,并且还是在中国顶在前面针锋相对地反击美国的情况下,欧盟才不得不迎战,而且态度还有保留。欧盟宣布加征报复性关税的美国产品价值64亿欧元,但目前生效的只有28亿欧元;并且欧盟在6月1日就美国加征钢铝产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时,为了表明在美、中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同时就中国的技术转让行为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显然不想把欧盟推向中国。美国与欧盟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西方阵营的内部矛盾,中国才是其定义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的贸易战,是特朗普遏制中国经济、军事崛起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与欧盟联手,至少不能让其倒向中国。以此判断,不仅美欧不升级贸易战的协议能够得到落实,而且作为筹码,美国还会适时豁免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以换取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正式启动,并依照此办法达成与日本、加拿大等其他盟友谈判建立“零关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
  
  基于上述判断,可以预计,特朗普将会把对中国的贸易战不断加码升级地打下去。首先将对还未实施的500亿美元中的另外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于7月24日至25日对这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问题召开听证会。以特朗普前一轮的做法,听证会一过就应该会宣布实施,但已过一周还未宣布,这并不表明不会实施,正式实施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把另一只鞋子悬在半空中的“吊打”模式,未必不是一种策略,起码对中国股市、汇市的影响已开始显现。16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下一步一实施,中国相应的反制措施也会跟着生效。在中国反击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威胁追加的2000亿美元加征10%关税的清单也可能会在8月底按期公布。在此基础上,中美贸易战会继续升级,最终有可能打到特朗普所宣称的5000亿美元,即覆盖中国对美全部出口产品。
  
  二、精准发力,持久地打
  
  对于有媒体认为美国国会参议院表决通过对部分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减免关税的法案,不排除产自中国的产品是“挺”中国,以及还有媒体认为美国刚一打响对中国的贸易战,就对受影响的美国企业产品提供“关税豁免”,说明特朗普政府对这场贸易战缺乏深思熟虑的观点,经世不赞同。实际上,这恰恰表明特朗普政府具有超强的行动力,而且更表明美国政府管理体制富有弹性。经世曾在7月8日刊出的《美国对中国贸易战打响,特朗普政府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全球发起贸易战?》一文中说,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发起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缓解美国政府“差钱”的问题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在出台加征关税政策的时候,无差别的对待所有企业,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因企业游说所带来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逼迫所有对美销售产品的制造业企业回归美国或到美国投资建厂的目的。而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自身对因受贸易战影响的企业产品有甄别地给予关税减免和“关税豁免”,不仅体现了其实用主义的弹性态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可提高其贸易战的精准度,避免因加征关税而出现短期内对振兴美国制造业无益却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有害的情形。而特朗普政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别化的政策救济措施,才具有了与中国打贸易持久战的底气和可能。
  
  从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杂项关税草案”和美国贸易代表处公布的提出“关税豁免”申请的审核条件来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战将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产品上,一是对美国大量出口而短期内又可找到替代货源的产品;二是与“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规划相关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第一大类产品不仅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化学制品、轻工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而且也包括最终消费品,这类产品中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对这类产品加征关税,不仅可以精准打击“中国制造”的中低端产业,最主要的还可以此逼迫美国外流企业和在中国落户的跨国企业回归或投资美国,补足美国中低端制造业链条,重振美国制造业。第二大类产品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所涉及的所有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在这些产业领域,中国整体落后于美国,关键核心技术和元器件如中高端芯片,美国企业具有绝对优势;中国企业只有少数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技术水平达到甚至超过美国。不过中国企业通过购买美国芯片等关键元器件组装生产的产品,如中兴通讯生产的电信设备,在美国还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美国对中国第一轮加征关税的340亿美元和另外准备加征关税的160亿美元产品,主要就是这类产品。美国政府限制或禁止对中国企业销售关键敏感技术和高技术产品,限制中国企业向美国销售高端制造业产品,就是要用关税和非关税手段遏制中国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保护和维持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三、联合盟友,立新规则打
  
  欧盟等美国盟友与美国在遏制中国崛起这一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对于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重塑“美国优先”和美国单边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反对的。因而,在坚持和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系上,欧盟又与中国处于同一战线;加之,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潜力的市场,作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离不开中国,欧盟目前不可能会在世贸组织框架之外,与美国联合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相反,欧盟还希望中国在与美贸易战中顶在前面,以战止战,对特朗普恣意妄为的贸易战起到牵制作用。
  
  不过,从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7月25日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特朗普与欧盟达成的协议,除了不再升级美欧贸易战之外,还有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条就是,双方同意共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以保护美国与欧盟的公司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贸易行为的侵害。他们声称,“会与有着类似想法的伙伴紧密合作,推动WTO改革,去解决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知识产权窃取行为、强制性技术转让行为、工业补贴、国有企业造成的扭曲以及产能过剩问题。”这显然是冲着中国来的。因为欧盟和美国就这些不公平贸易行为三番五次地指责过中国,是他们给中国贴上“非市场经济国家”标签的主要“依据”。他们共同的看法是,中国企业通过上述不公平贸易行为将美欧企业置于不利竞争地位。尽管在现行世贸组织规则下,他们不恰当地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不断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并屡屡得手,但他们仍然认为世贸组织规则没能有效阻止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最主要的是上述第15条规定到2016年12月11日已经到期,他们再使用,将面临在WTO上诉机制中败诉的可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采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比对价格,而是选择第三国产品价格,即替代国价格作对比价格。”但同时明确“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则该项规定即应终止”;但“无论如何,该项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终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货物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2661.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20976.3亿美元,增长了6.9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并且是美国、欧盟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也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WTO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4年间以中国为对象的反倾销措施达到638件,数量高达全球的27%。欧盟目前有效的所有反倾销措施中有3/4是针对中国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都可使用替代国的产品价格作为比对价格,而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便宜,再加上中国产业链完整、供应链先进和企业规模效应,中国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任何一个替代国,进口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基本上都可胜诉。尤其是美国和欧盟随意指定替代国,早期喜欢用新加坡、印度等作为中国的替代国,但随着相关国家数据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它们又开始选择数据透明度更低的“新六国”(包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南非)作为备选国,剔除了印度等国家,这使美欧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往往高达100%以上,中国企业因此每年损失出口收入几十亿美元。正因为这样,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开始,就不断地要求美、欧、日等世贸组织成员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美、欧、日等西方主要国家始终予以拒绝,好不容易等到2016年12月11日15年自动废止期到来,结果美、欧、日等仍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不停止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
  
  2016年12月12日,中国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起申诉,但要等到正式裁决结果出来也许还要好几年,中国企业还要继续蒙受不公平待遇和损失。而对美欧来说,即将到来的败诉压力将会使他们联手甚至为中国量身打造一套新的世贸组织规则。比如,美国商务部曾在中国起诉美国的一件反倾销、反补贴案中,要求以“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拥有所有权或者股份”为标准认定中国国有企业为“公共机构”,虽然遭到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以“不能仅凭企业所有权性质或者是否受政府控制”而简单为之的理由拒绝,但上诉机构进一步指出:“在某些情形下,当证据显示政府控制的正式痕迹多方面存在,同时,有存在此种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证据,那么,该证据(调查当局)可做出该相关实体(企业、银行)正在行驶政府权力的推断”。上诉机构的这一裁定意见并不能将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排除在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意义上的“公共机构”之外。因为仅凭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主要成员由党委政府任命这一点,就可将其“公共机构”的身份坐实,那么国有企业供应的原材料就会被认定为“政府资助”的补贴,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的贷款就会被认定为政府补贴,这不仅给国有企业,而且给与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有生意来往的非国有企业带来反补贴诉讼的法律风险。
  
  类似上述有关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中“公共机构”认定标准之类的规则将会被写进世贸组织新规则中。可以预计,美国与其盟友将会借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名义,制定更多针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具有颠覆性影响的世贸组织新规则。
  
  四、紧盯中国经济模式,全方位地打
  
  美国对中国的总体战略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封锁,到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末的接触,再到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遏制+接触(期间有过短暂的封锁),最后到奥巴马时期的遏制和当前特朗普的全面遏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方针一直在通过封锁遏制阻止中国崛起和通过合作接触引导诱使中国改变两者之间交织纠结中发展变化。美国对中国封锁、接触、遏制的重点和主要着力点在经济和经济体制。目前美国除了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压制和挤压之外,就是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遏制。在对待中国经济体制上的战略方针,已由原来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以范(民主自由榜样)引变、以利诱变,转变为目前的在零和博弈中以压促变、以打击垮。目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瞄准的不仅仅是贸易不平衡、不公平的问题,其终极目标瞄准的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模式。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前向世贸组织成员散发的文件标题《中国贸易破坏性的经济模式》,以及美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谢伊在大会发言中对中国经济模式的进一步批评指责中看出。
  
  美国在WTO攻击中方“活在梦幻里”
  
  因为在网上没有找到《中国贸易破坏性的经济模式》一文,我们只能通过美国和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来梳理一下,美国对中国经济模式到底有哪些批评指责和不满:一是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指责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市场进行干预和控制。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只允许市场一定程度发挥作用,一旦市场作用的结果与中国产业政策所设想的结果发生冲突,中国政府就开始干预市场;中国政府和共产党通过政府所有制、控制关键经济实体以及政府指令等方式,继续对资源分配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控制;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样,国有企业继续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政府和共产党通过任命核心管理人员和优先提供土地、能源和资本以及其他重要投入品等手段来控制国有企业;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组织在中国所有商业组织中的存在和力量;中国的体制还把法律作为的国家工具,用以促进政府实现产业政策目标。
  
  二是否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谢伊认为,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朝向开放和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使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指责中国经济改革是为了完善政府和共产党的经济管理,加强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批评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国家主导、重商主义的贸易和投资方式干预市场。
  
  三是指责中国制定实施产业政策损害了自由、公平和互惠互利的贸易。认为中国正在实施的“十三五”规划是计划经济的标志。指责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等以技术开发为重点的大量产业政策,是为了寻求在各类先进技术领域获取国内市场主导权乃至全球领导地位。批评中国产业政策设置了大量扭曲市场的补贴,并对有关国内产业提供其他形式的财政支持,导致中国严重和持续的产能过剩,进而损害了全球经济和他国生产商的竞争活力。指责中国还采取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做法,损害美国的知识产权、创新和技术开发及其他世贸成员的利益。认为中国奉行的产业政策远远超出用以指导和支持国内产业的传统方法,目的是为了阻碍、削弱并损害来自外国的竞争。
  
  四是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指责中国利用这一身份拒绝为全球贸易规则自由化做贡献。谢伊认为,中国在汽车市场、石油进口、钢铁生产、肉类消费、超级计算机等方面都是世界第一,却以在一些经济领域仍在与贫困等挑战作斗争为由,将自己视为与许多其他国家相同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免于为推动全球贸易规则自由化做贡献,这也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的统计指标相矛盾。
  
  对于谢伊的批评指责和美国文件的观点及其论据,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张向晨做了全面深入有力的驳斥,这里不再赘述。经世(微信公众号:经世)要强调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模式,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场经济”标准。美国把自己的经济模式作为“市场经济”的样板,强压中国接受,其借世贸组织规则和平台煽动和联合其他成员对付中国的企图不言自明。将中国改变成它所希望的样子,若不能,就加以排斥、孤立甚至是搞垮,一直是美国不变的战略目标。特朗普政府将中国作为美国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的潜在敌手,一定不会局限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对中国施压,必然要联合欧、日等盟友,拉拢俄、印等非盟友,对中国发动经济战、贸易战、货币战、科技战、舆论战等全面围剿和施压中国。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战术的灵活性,一方面坚持探索中国的市场经济道路,绝不为了满足美国模式的“市场经济”标准而改旗易帜;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抛开美国批评指责包藏的祸心和偏见,他们的某些具体政策意见并非没有道理,就拿补贴政策来说,其采用的那些间接的、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
  
  作者: 经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