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一掂“蹭热点”里的“含金量”
2016-08-24 16:21:57 来源:汉网

8月22日,湖南一景区宣布为学习中国女排“铁榔头”精神,将景区内一处景点更名为“铁榔头”,昨日,负责景区开发运营的市场营销部门负责人彭为卫告诉记者,景点更名通知是该公司下发,眼下更名工作正在进行,新的导游词已经拟写完成。对于外界的“炒作”质疑,该负责人称,公司此举更名有文化层面的考虑,不会因外界的看法而改变。(《新京报》8月24日)

“眼球效应”一直是商家追求的“卖点”。因为得到的关注多,获得消费者青睐自然也就容易的多,这也可以被称为商业意识和市场思维,无可厚非。近些年来,一些商家借用社会热点或群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上位”,期望得到好的经济效益的事例层出不穷。远的不说,近日,有商家就借用某明星离婚事件大搞促销,打起了“同情牌”吸引顾客上门。

借热点“改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张家界也将景区中的“乾坤柱”正式更名为《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借电视剧《琅琊阁》热播改名为“琅琊阁”等等,那么这些景区“蹭热点”改名里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呢?

对景点而言,除了名人故居等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文景观不能随意更名外,普通自然景点可以由经营者自行更改,更改后向旅游局备案即可。这是相关法律赋予景区自主权的体现,有响亮而寓意深刻的景点名称,是吸引游客的好方法,在旅游行业比较常见,企业出于提升景点知名度的目的,借助热点进行营销炒作,往往奏效。但是也不能没有事实根据,盲目追随热点。据有关专家解读,“铁榔头”一词当下是有热度,但也是个名词,景点更名并无不妥,但是如果该景点今后若是用“郎平精神”等文化元素对景区进行文化方面的包装,恐怕还得征得郎平本人同意才行。

因此,景点命名和改名不能“任性”,不能说改就改。一时的热点效应可能会起到增加客流量的作用,但是就旅游行业本身而言,景点的开发建设,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力,能够展现出地方人文和自然景色的特点和魅力。所以,景点改名不应盲目跟风,与景点实际符不符合尚且不提,如果热点过了热乎劲儿,是不是又要弃之谋它名?如此改名,又怎能创出品牌,打响名号?名字只能代表景点很小的一部分,长远发展则靠的是景点内容的丰富度。

当然,景区追随热点改名,也不是不可为之。但是在尊重事实、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改名非常重要,这既是对旅游者的尊重,更是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蹭热点”不能异化为“消费热点”,更重要的是要延长热点的“生命”,让热点中蕴含的精神永续,实现发展景区与弘扬正能量的“双赢”。(孔令晶)

  • 相关阅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