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陈晓鸣:18年献血1.4万毫升 每年主动献血两次
2016-12-29 17:35:36 来源:十堰晚报

“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这句话,源于一首歌,被千万人传唱。今年59岁的陈晓鸣却用18年无偿献血36次的实际行动,对这句歌词进行了诠释。在血站工作人员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献血暖男”,而在他眼里,每一滴热血都饱含奉献,每一次捋袖都带来快乐。

由于即将达到献血年限,今年9月18日,陈晓鸣完成了最后一次献血。近日,他给十堰市中心血站写了一封“退役”信,在信中讲述了他这些年来的收获与遗憾。

18年来,坚持每年主动献血两次

陈晓鸣曾经拒绝献血。“最初我对献血有恐惧感,不敢去。”说起参加第一次无偿献血,陈晓鸣说,那是1998年初的一天,他正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检查身体,碰上同事的弟弟,“他在刑警队工作,有位队员在执行公务时负伤,医院血库告急,他们都过来献血。”

得知消息的陈晓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左思右想,决定去医院附近的采血点献血。虽然第一次献血心里仍有些担心,但想到能够帮助到急需帮助的患者,心里也十分欣慰。陈晓鸣笑着说:“不管能不能帮上忙,我都愿意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这名公安干警的敬意,希望他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在采血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陈晓鸣献了200毫升血。这是他第一次献血。“过了几天,身体没有什么不良感觉,才知道献血其实并不可怕,还能帮助别人,是一件两全其美有意义的事。”陈晓鸣说。

从此以后,他依照《献血法》的规定,坚持每年主动献血两次,“我血液质量很好,每次都能献400毫升,身体一点感觉也没有。而且经常科学献血,可以保持血液正常合理的黏度,对预防某些疾病有益,能够促进自身造血功能的不断升级,激活身体应急反应能力,这对抵御某些意外伤害有潜在作用。”面对记者,陈晓鸣将献血的好处一一数来。

献血量相当于一般人体血液总量的3倍

“有人说我们献血上瘾,但我只看作是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在这个过程中享受救人的快乐。”对于自己的献血经历和坚持,陈晓鸣说得很简单,“无偿献血从自身做起才能影响到别人,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社会才会充满爱。”

想起每年十堰市中心血站组织的献血者集体活动,陈晓鸣就备受启发,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学习和交流,他感受到这个群体的强大与高尚,也因此悄然改变了他的心态,让他变得更加宽容,生活也变得轻松惬意不少,“能将自己的血献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还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呢?还有什么利益需要斤斤计较的呢?”

献血年龄要求是18—55岁,其实2012年陈晓鸣就已经达到献血年限,但他积极争取,通过严格检查后继续献血。“明年就60岁了,考虑到我以后的身体健康,无论如何血站都不会再允许我献血了。”截至最后一次献血,陈晓鸣的献血量超过14000毫升,相当于一般人体血液总量的3倍。

除了自己坚持献血外,陈晓鸣还鼓励身边的人献血,“我妻子献过两次血,但她身体不好,献血后恢复时间长,为了她的健康着想就没有再让她献。”

等待12年没捐出造血干细胞,他带着遗憾“退役”

除了以后不能再献血,对陈晓鸣来说,等待12年没能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让他优质的血源物尽其用,他深感遗憾。

2004年,陈晓鸣光荣地成为十堰市首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12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与血液病患者的匹配成功,“我的骨髓血已经被采集,我自己身体也十分健康,每次血检的指标都一切正常,就是一直没有人跟我的配上对,明年我年龄也过了,再没有这样的机会,很遗憾。”

作为一名即将“退役”的献血者,陈晓鸣相信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全的专业组织机构下,医务工作者带头奉献、技术精湛,志愿者群体队伍庞大、热心公益,无偿献血这项仁爱的事业将会传承光大,将救更多的患者于危难,这样我们的城市会更加有爱,生活也更加美好。

十堰晚报鲍欢 原标题:献血暖男18年献血1.4万毫升 每年主动献血两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