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 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据8月20日《光明日报》)
为什么我国青少年近视化程度会这么严重?一是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太重,虽然素质教育说了多年,文化课占主角,学校体育课边缘化,放学后,不仅做作业的时间偏长,有的孩子还要上各种辅导班、补习班,眼睛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二是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在学校,电子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许多老师已经不再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而是习惯用电脑和投影仪,虽然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却加重了学生的视力负担。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视力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再加上不少孩子都有手机、平板电脑,放学后如果家长管理不当,孩子们仍然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于视力的伤害就更大了。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电子作业不仅加重近视程度,而且,孩子的自控力较弱,本来就不太容易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学校鼓励此类应用,更容易加重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
《意见稿》要求减轻学业负担,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这些都是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对症之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中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这可以说是狠抓学校责任的一剂猛药。
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也会形成示范效应,让全社会都更加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还孩子们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原载于《广州日报》
声音
《南方日报》:近视病是“宅”出来的,必须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四川在线:控制近视率,要先矫正教育的短视和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