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讯(记者周恋芹)近年来,随着盗刷案件的密集曝光,保险公司一改孤军作战之势,联手电商平台嫁接人气,将默默无闻的“盗刷险”推送得炙手可热起来。
又见“银行卡安全险”
本月初,一款名为“银行卡安全险”上线。记者登录到某电商平台上看到,“银行卡安全险”位于首页“推荐产品”醒目位置处。点击进入,看到“银行卡安全险”可针对1万元至50万元提供保障,保费对应为4.88元到135.88元不等。
据介绍,“银行卡安全险”由保险公司和某电商品牌联合推出,主要保障盗刷类资金损失:一是银行卡在线下盗刷,包括银行柜台、ATM机,以及各类刷卡消费场景的盗刷;二是网银渠道的盗刷;三是手机银行渠道的盗刷。通过非银行平台快捷支付造成的损失、通过本人绑定的P2P平台造成的资金损失、涉及对公业务造成的资金损失、因被诈骗造成的损失等十一个类别则不在保障范围之内。
保险公司联手电商人气蹿高
事实上,在两个月前,另外一家电商金融已经推出了“银行卡盗刷险”。据记者了解,这款“银行卡盗刷险”和上面的“银行卡安全险”大同小异,也是承保个人名下所有的借记卡、信用卡、网银、第三方支付等账户的资金安全,有效期一年,对被保险人账户因盗刷、盗用、复制等造成的资金损失,均被纳入保险理赔范畴。区别是,“银行卡盗刷险”保费分为5元、25元、50元三档,个人最高受保额为10万元。
另外,记者在一些保险公司网页上,还可以看到“个人账户资金安全保险”的购买页面,如果最高保额1万元,一年保费多集中在2元到7元间。
有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市场就是这样,你不去补漏洞,自然有渠道来弥补。对投保人所有银行卡的盗刷提供50万上限赔付的那个平台,短短几日便有数亿的投保金额。”
网友投保积极业内人士态度谨慎
记者注意到,“盗刷险”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
“我刚上网看到,有消息说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银行卡盗刷’,1个月内就有超过100条信用卡盗刷事件的相关新闻。太可怕了!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太没保障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给自己购买了银行卡安全险。”市民刘小姐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市民发生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情况,要注意保存证据,准备相关交易记录、收款方姓名及账号、账户挂失时间证明、公安机关证明等材料申请理赔。另外,发现盗刷后,先打银行电话和报警,一般情况下是争取通过银行或者支付机构方面解决。如果已经由发卡银行或支付机构承担了相关损失,那么保险就不会再参与这部分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