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铁校长”周恩芝用40年书写为人师表
2016-04-28 07:09:00 来源:武汉晨报

本报讯(记者向洁通讯员廖杰)“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勤学苦练,能把各种知识融于课堂的人。”“好校长,一定要有敏锐的前瞻力,勇立潮头,勇于创新。”21日,由武汉市东西湖教育局、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武汉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为明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的“周恩芝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从教四十年纪念活动”在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举行,年过花甲的周恩芝用六个小故事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阐述身为一名师者应有的“羊性”与“狼性”。

1975年,20岁的周恩芝从知青点走入师范,两年里80节磨课80厘米高的练习草稿纸见证了她从最初碰到学生问问题就忐忑不安的“菜鸟”到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的蜕变。1996年,她成为长春市有名的“老大难”中学的校长,经过13年的打磨,带领这所学校实现了由一个校区530名师生到三个校区5000多名师生的飞跃。2009年,她不远千里来到武汉投身民办教育,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创办了北大附中为明实验学校,而今在校生人数达到4300余名。

在4月21日的研讨会上,一群三十多年前曾经教过的学生从天南地北赶来,簇拥着年过花甲的周恩芝,回想起当年一起淋过的雨,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这一幕温情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她是我一生最敬佩,最感激的恩师!她用她那慈爱的心温暖着我和同学们。”长春市七十二中学1987届毕业生,现侨居日本的学生阚淑红动情地说,在她10岁那年,父母离开了她,她成了孤儿,后来就和姑姑一起生活。12岁那年,姑姑也因为癌症住进了医院,家里生活更是拮据。她永远忘不了1984年升入初中的第一天,她内心充满恐惧,因为没钱交学费。她永远记得班主任周恩芝跟她说的一句话:不要哭,有什么困难和老师讲。那一天,周老师用自己的钱帮她交了所有费用。后来经过周老师的多方努力,学校为她免去了三年的所有费用。开运动会,周老师还亲手帮她做白衬衫、蓝裤子。新年到来之际,周老师会带着班干部和同学们到她家里来慰问,看望她生病的姑姑,买来生活用品和过年新衣。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勤学苦练,能把各种知识融于课堂的人;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让师生思想火花竞相绽放的人;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历经岁月蜕变,不断演绎精彩人生的人。”从北国到江南,从二十岁的“小老师”到华发染鬓的“铁校长”,周恩芝倡导的“新全人教育”开出了智慧花结出了创新果。

东西湖区教育局局长钱家明用“七有”评价周恩芝——有正确办学思想、有鲜明的办学风格、有仁爱的教育情怀、有向上的精气神、有精细化的常规管理、有科学的办学策略,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腊芝充分肯定了周恩芝办学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理念,希望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民办教育,总结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学习和推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