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室评论员
用好奇心打量世界
淡定萌叔
功夫巨星成龙来代言后,南京博物馆馆长被停职了。这则新闻近两天引发网友热议。
据报道,现场大批黑衣保镖保护成龙左右,场面壮观。可万万没想到,大哥走后,馆长却被停职了。如此,网友们立马乐翻了。有人写段子说,“成龙大哥代言什么,什么就倒——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闭了;代言爱多VCD,爱多老总坐牢了;代言汾湟可乐,汾湟可乐没了;代言霸王洗发水,被查出霸王致癌了;代言思念水饺,被检出含病菌而下架了;代言三菱汽车,结果发生召回事件……”
无独有偶。博物馆这么干,其实不只南京一家。近年来,很多地方文保单位出现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从故宫建福宫变身私人会所,到前不久浙江卫视“跑男”跑进杭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基本底线屡屡失守。
不可否认,明星站台能让文博场馆提高知名度,但是这与博物馆的价值不相匹配,应当慎重对待;参与商业活动,更须精挑细选慎之又慎。《博物馆条例》明确规定“博物馆不得从事文物等藏品的商业经营活动。博物馆从事其他商业经营活动,不得违反办馆宗旨,不得损害观众利益”。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警示,必须在“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做强主业前提下”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要说啊,这次南京主管部门的处罚,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博物馆过度商业化的歪风邪气,也是一次当头棒喝。南京官方对处罚原因说得很清楚,“在国家级文保单位举行商业活动,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属擅自许可,严重违规;将国家文保单位和公共文化资源提供给开发商用于商业用途,不符合文博场馆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其实,博物馆也可以实现保护与开发兼得。例如,故宫去年创意文化产品销售额近10亿元。关键是博物馆应围绕主业,开动脑筋,多开发参观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而不是不思进取,沉迷于赚“快钱”的快感。(相关报道详见A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