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育才实验小学的师生家长们将图书送到了地铁站。记者詹松摄
记者唐婕
昨早8点半,3号线兴业路站收到了来自育才实验小学学生们的爱心书籍,多达2979本。这也是自“为农村孩子捐童书”活动发起至今,收到的以团体名义捐书数量最多的一次。代表学校来到地铁站的10个小学生亲自搬书,他们开心地说,要把知识传递下去。
10个孩子搬来近3000册书
昨早8点半,兴业路站J口外,育才实验小学的10个孩子在最后清点了一遍书籍数目后,把捆好的一摞摞书搬进了地铁站,在站厅里码了厚厚一堆,获得不少上班族点赞。
近3000册图书,100多捆,10个孩子上上下下跑了几趟,却都不嫌累,他们说:“班里同学都捐了很多书,我们今天是代表他们来地铁站送书的。”
陪同孩子前来的育才实验小学德育主任袁老师介绍说,学校五一前就通过“晨会”号召孩子们把闲置的课外书捐给更多需要阅读的小朋友。全校29个班级,在节后上学的第一天,就捐出了2979本。“不少孩子还在扉页上写了赠语的。”袁老师说:“能来地铁捐书让大家很兴奋。”
“尖子生”捐书分享读书乐
“很多小朋友渴望知识,希望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这只能通过书本。”四(5)班的王锦川告诉记者。他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在得知捐书的活动后,他趁假期淘出了20多本图书,有漫画、科普书、学习资料……
“这些书都是我觉得很有用的,希望收到书的小朋友成绩也能越来越好。”王锦川在每本书的扉页都写上了“好好学习”的赠言。他说:“很高兴能通过捐书,让知识流动起来。”“小书虫”盼新书主人珍惜爱书
五(1)班的易永恒,从二三岁起就开始阅读各类的儿童读本,他的妈妈马女士说,平均每年都要花费近5000元来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籍。易永恒喜欢阅读,两三天会读完一本新书。马女士一直愁家里书太多,没地放,通过这次活动刚好将这些图书捐了出来。
易永恒看着自己捐出的书,依依不舍道:“跟其他人分享,我觉得很有意义。都是我喜欢的,它的下一任主人一定要珍惜哟!”
育才实验小学蔡校长谈道,捐书是孩子们爱心的体现。“培养‘智慧’学生不光是要培养孩子的智育,也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