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武汉历史上首次鸣放防空警报是在1937年8月20日,第二天侵华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武汉。据《武汉市志》记载,到1938年10月25日沦陷,武汉共遭日机空袭72次,投弹3080枚,炸死1651人、伤3147人,炸毁房屋3437栋。
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是检验防空警报设备和控制系统保持完好程度的重要措施,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8月1日起施行的地方性法规《武汉市人民防空条例》,确定武汉“每年10月25日进行全市人民防空警报试鸣”,以警醒广大市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如何知道身边的人防设施?
市民防办先后面向全市近200万户家庭,发放了《武汉市防空袭疏散(防地震避险)告知卡》和《地震应急(防空袭)疏散告知卡》,告知卡以街道为单位,标识了辖区内的人防工程和防空袭疏散示意图,引导市民在平时就不断接触和熟悉身边的人防工程。
不少市民认为只要是在地下的肯定是人防工程。其实,地下工程有人防工程和非人防工程两种,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有套高于普通地下工程的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和质量标准。如何简单识别人防工程呢?就是看地下建筑的进出口有没有悬挂写有“人民防空工程”的标识牌,如果有肯定是人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