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文涛通讯员邵峥嵘周明德)昨天上午,汉南东城垸农场邵氏开元酒坊酒香四溢,工匠们忙着将初蒸好的红高粱出甑(音zèng)摊凉,一旁甑锅里的白酒经过冷凝后缓缓流出。目前,邵氏开元酒坊已被列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申报省级非遗。
相传明朝末年,邵氏族人在朝为官,酷爱饮酒,命四个儿子到处搜寻酿酒工艺。多年后学成归来,长子邵开元学艺最精,在故里沔阳邵家台(今仙桃市邵家台村)建酿酒作坊,取名“开元酒坊”。近400年来,开元酒坊传人坚守传统的甑锅酿酒工艺。2014年,开元酒坊在东城垸农场十八家再次开甑锅酿酒,湖南、安徽和湖北松滋等地都有酒厂采购其高度酒做原浆。
邵氏开元酒坊第19代传人邵承静、邵海波介绍,他们做酒有七道工序,叫“七进七出”,粮食从蒸熟到出酒要15到18天。而开元酒坊的不传之秘在于所用酒曲,其蕖草取料都是自己种植,独门配制。不同的粮食下不同的酒曲,同样的粮食下不同的酒曲,酿好的酒口感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