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申冠记者杨莉)目前市场上,健康医疗类保险名目繁多,每一类产品皆有其独特的功能。对于消费者而言,买保险得有个轻重缓急,不可一把抓,最先要买的,应是杠杆率最高的,能覆盖重大疾病这一最大风险源的产品。
目前,对于普通人需求很大的健康医疗类保险,就有医疗费用保险、医疗津贴类保险、防癌险、重大疾病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各类险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在给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障的时候,又该优先安排哪一类产品呢?记者采访多名保险专家均认为,和理财目标需要安排轻重缓急一样,购买保险也该优先购买最急需的产品,先近后远,先急后缓,也就是最好能按顺位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保险品种,这才能让自己投入的保费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投保原则
风险大的转嫁给保险公司
太平人寿专家认为,保险规划应遵循顺位选秀原则,按风险大小来分,风险越大,越应该转嫁给保险公司;风险小,则可以自留。
也许不少人会觉得,医疗费用保险,每年几百元就能撬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用报销额,还是挺划算的。但要知道,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小毛病住院产生的几千元或一两万元医疗费用,一来社保能报销一部分,二来哪怕全部由家庭独立承担,这点风险还是能应付过去的。但类似重大疾病这样的风险,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没有几十万元根本无法覆盖。根据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报告统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心血管疾病。
而且,重大疾病险的绝对保费支出看似比普通医疗费用保险要高,但其实它的杠杆率并不低。比如,20岁男性投保10万元保额的太平“福佑金生”组合保险计划,选择20年交费,年缴保费3062元,资金杠杆率还是很高的。因此,越是类似大病这样一次性需要支出几十万元的高额破坏性经济风险,越应该尽早通过保险的形式安排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