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艳红通讯员孙夏)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诸多珍贵文物中,曾侯乙编钟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这件举世无双的瑰宝“生活”在2400多年前,至今仍然可以发出美妙的乐音。昨日,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创作的中国首部考古主题动画片《曾侯乙》,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了动画捐赠仪式,同时邀请了数百位小朋友一起观看这部动画片,一起过“六一”。
《曾侯乙》动画片长50分钟,以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考古发现为素材,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资料,将这座墓葬虚拟成一座神秘的水下宫殿。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小观众在“馆长爷爷”和神鸟立鹤的带领下,开启了神奇的探险之旅。地宫探险的过程中充满奇遇,通过设计不同的情节,将疑问、解答与历史背景相连接。通过2D与3D相结合的方式,将曾侯乙墓中的文物进行360度全景展示;通过“馆长”的讲解和启发,小观众不仅了解到各类文物的用途和背景故事,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了全面的了解。本片共展示了包含9件国宝在内的32件珍贵文物,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少儿版“古墓探秘”。
据悉,本片获得首届中国公共考古“金镈奖”,并于“六一”当日进行网络首播,观众可通过“爱奇艺”网观看。同时,湖北省博物馆将100套《曾侯乙》动画赠与湖北省图书馆,希望通过与不同文化机构的合作,扩展中华文明的传播路径,让古老的历史焕发时代光彩。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也应邀走进北湖小学,带领该校四年级的60名学生一起穿越回楚国,体验不一样的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