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讯(记者王春岚通讯员张方方苏冠华王祥)感觉胸痛,可能是凶恶的急性心肌梗塞,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发病后的黄金救治时间仅90分钟,需争分夺秒。昨日,武汉协和医院宣布,该院新成立的“胸痛中心”试运行两个月以来,已救治32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不少人来自省内外。
洪湖的叶先生45岁,今年5月下旬,他经常出现胸口隐痛,但没重视。6月9日下午,他在家看电视时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被紧急送到医院。当地心内科医生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拨通武汉协和医院胸痛中心24小时热线,2小时后将叶先生转运到武汉协和医院。此时,协和胸痛中心已做好急诊支架手术准备。半小时内开通被堵塞的心脏血管,40分钟做完支架植入手术,叶先生捡回一命,胸痛得到缓解。
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廖玉华教授介绍,医院胸痛中心4月开始试运行,以心血管内科为依托,联合急救中心及多家基层医院,并联合急诊科、心外科、影像医学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对胸痛患者进行高效快速筛查、诊治。目前,已救治32位急性心梗患者,最大年龄85岁,分别来自河南信阳地区、安徽阜阳地区、我省仙桃、孝感、黄石、黄冈等地。
统计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每年高达350万,平均每10秒就夺去1人生命。“胸痛”是急诊科、心内科的常见就诊症状,但可能是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肌心包炎、肺动脉栓塞及张力性气胸等高危胸痛,发病快、死亡率高。其中最常见的急性心梗,发病初期的90分钟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在传统急救条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院前与院内急救不能有效衔接,不少患者错过黄金治疗时机,导致致死率、致残率极高。
此前,协和医院曾做抽样调查,患者发现胸痛、到医院就诊,到诊断明确、对应治疗、血管开通,平均需要两小时。而成立胸痛中心、优化流程后,大部分患者到达医院后,都能在90分钟内开通血管。
医院心脏介入中心负责人曾秋棠教授讲解了胸痛中心急救全流程:患者发生胸痛后,可直接拨打120,被运送至协和医院看急诊。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上医护人员一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一边联系协和医院相关科室做准备工作。“胸痛中心”通过院内绿色通道建设、急救中心联合救治、社区患者教育、基层医院患者转诊等方式,实现了院前院内患者救治的无缝对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患者在院外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数字︼
2.9亿:我国心血管病人高达2.9亿。
2.6亿:我国高血压病人达2.6亿。
250万:我国每年因冠心病发生心肌梗塞病人达250万。
450万:我国每年心衰病人达450万人。
350万: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达350万,即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90分钟:病人发病到医院进入手术室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
120分钟:病人发病后通过其他医院转入心脏病专科医院或专科,进入手术室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
【快速识别心梗信号】
临床数据表明,至少有80%~90%的心肌梗塞患者有前期征兆,比如胸闷、隐痛或心慌,但早期症状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或是十几分钟就自行缓解,常被人忽视。因此,一旦出现以下征兆,就应多加小心:
·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休息或服用救心丹、硝酸甘油无法缓解。或过去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伴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有濒临死亡感等症状,均是心梗信号。
·原因不明的胸背疼、咽部异物感、牙疼、上腹不适或疼痛、胃部严重烧灼感、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神志不清等,即使无心绞痛,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