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翔宇通讯员张银华)16日,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和各新城区区委,就“精准扶贫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问题整改工作情况向新闻媒体通报。
目前,市农委已完善了全市精准扶贫顶层设计,配套建立了全市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了政策资金。全市271个扶贫工作队帮助贫困村拟定了扶贫项目598个,已完成投资4800万元,建成项目105个。
各区在精准扶贫帮扶方式方面,强化了造血扶贫、产业扶贫。蔡甸区通过新增西甜瓜、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全区农民及贫困人口增收1.2亿元。大力发展赏花游、湿地游等,1~5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9亿元,近2000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黄陂区在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同时,推进光伏发电扶贫工程,76个行政村申请项目,村集体年收入可达760万元。目前在建光伏发电项目17个。
在医疗、住房方面同样给予保障,黄陂区卫计委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补助,住院治疗免交起付线,门诊慢性病和重症病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例不低于60%。汉南区把精准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能按人均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住上新房。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