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隐翅虫千万别用手拍
2016-07-22 07:24:00 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陈雅萌

“一只小虫飞到我胳膊上,我一巴掌下去,立刻就感到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隔了一会儿皮肤就开始发红,又痛又痒,红肿了一大块,医生说可能是隐翅虫皮炎。”市民郭女士向记者诉苦道。湿热的夏季蚊虫大量滋生,隐翅虫、螨虫、蚊子等侵扰是非常令人烦恼的一件事情,记者走访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胡荣毅,为市民夏季防虫支招。

隐翅虫强酸性体液会伤人

被蚊虫叮咬别乱用药

隐翅虫体型小而细长,约0.6~0.8cm。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大多分布在潮湿的地方。昼伏夜出,喜欢在有灯光的地方聚集,每年春夏繁殖较快。

夏季尽量避免黄昏时段在植被茂盛的区域走动,因为这个时间段蚊虫最为活跃,而植被茂盛的地方蚊虫也更多。市民出游时,应避免与草地太过亲密接触。

胡荣毅:隐翅虫体内毒液含强酸性,人体皮肤一旦接触到就会出现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疱、糜烂。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坏死、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

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用手去拍打,多数隐翅虫在爬行时并不会释放毒液,当虫体被拍击、压碎时,毒液沾染皮肤,才会引起急性皮肤损害,发生隐翅虫皮炎。最好用吹、抖等方式驱赶。若皮肤沾染隐翅虫毒液,可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

胡荣毅:被蚊虫叮咬后,一定不能乱用药,涂风油精、抹牙膏、喷花露水,这些方法在临床上都没有明确的治疗作用。若被蚊虫叮咬后,应尽量辨识蚊虫的种类,如果是酸性毒液的蚊虫,可以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反复冲洗;不清楚蚊虫种类的话,最安全有效的方式是大量清水冲洗后,用碘酒消毒,一旦出现头晕、发热、呕吐、关节酸痛、水泡等症状,立即就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