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严珏郭佳
继上周晨报《朋友圈成职场圈“新学问”》见报后(详见晨报8月4日A03版),近日陆续有读者吐槽他们玩不转朋友圈而在职场被“坑”的事。连日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吸取教训的“过来人”和专家,他们认为避免朋友圈变身职场圈还是有方法的,只要处理得当,就能在职场愉快地玩朋友圈。
巧用微信分组功能
“一个喜欢分享生活的人,因为朋友圈变成了职场圈就不分享了,那该有多憋屈啊!我的方法是将朋友圈分组,一切就OK了。”职场达人赵兰说。
赵兰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她朋友圈中的好友遍布公司各个部门,在这么复杂的职场圈子能游刃有余,靠的就是朋友圈“好友分组”:“不同的圈子,可以不同分组——不希望让工作伙伴看到自己的私人生活,可以针对他们将所发消息设置为‘部分可见’(选中的朋友或群组可见);不希望自己工作上的推广影响到生活中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微信这类部分分享功能。”
现在,在她的朋友圈里,有近十类分组:工作伙伴、合作单位、宝贝辣妈、亲戚朋友、健身伙伴……
“私人时间”转移阵地
在建筑公司工作的职场新人张时刻,害怕自己发朋友圈暴露自己的弱点,谨慎起见,工作后几乎停发了朋友圈。不过,他说没什么,大不了逃离微信朋友圈。“我们一起工作的同学,减少在朋友圈发言的同时,在QQ空间里活跃起来,好吃的,好玩的,要感慨的,想吐槽的,都在QQ空间里传递情绪。”张时刻说,至于微信朋友圈嘛,偶尔逛逛、点点赞,即便要发点什么也会比较谨慎,“领导同事都看着呢!得小心一些”。
不习惯用朋友圈的也可以申请两个微信号,下班时间迅速切换到私人微信号。“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再也不会担心被领导批评了。”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行政工作的小李说,她之前因为加了领导微信,原本活跃的朋友圈也沉寂了,她担心自己发的朋友圈会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印象。一次,她无意中接到的手机运营商微信推广,让她灵机一动,原来现在申请一个副卡跟主卡绑定,可以享用同一个套餐,不用再另外花钱。于是,她专门申请了一个手机号,注册了新的微信号,下班时间专用。
专家观点
朋友圈不要过多表达“负能量”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曹琳指出,职场人的微信朋友圈有它一定的优势,例如可以拉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看到同事在朋友圈发的动态,积极点个赞、真诚的评论都可以迅速拉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在朋友圈中职场人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的真实想法抑或是希望某些同事/领导看到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来表达。
不过她指出,一些招聘方会考察求职者过往在朋友圈发的动态,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求职者。所以,无论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还是“老江湖”,在求职时,都要留意自己在朋友圈的“泄密”情况:有时感到迷茫、失落、找不到方向时,偶尔在朋友圈抒发自己的情感没有关系,但不要过于在朋友圈传播负能量,因为这种状态会让面试官质疑招聘你之后,会给团队带来负面影响。
《朋友圈成职场圈“新学问”》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