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丁嘉耕谈书法(四)
“写好字首先要做好人”,沙孟海先生给我的第一课如是说。做人与写字啥关系,我当时迷惑不解,后来读大学时,接触到许多古代书论才明白做人比写字更重要。
1976年2月,沙老跟我说:“书为心画,心灵不美怎么能写出美的字来?”西汉学者杨雄说:“书为心画”。柳公权有著名的“心正则笔正”之说。明末清初书法大家傅山也说,作字先作人,假如人格不高,字格就媚俗。杨守敬说:书法家“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我们翻开中国书法史册,别的暂且不论,仅就宋代四大家来说,无论是苏(轼)字的天真自在,还是黄(庭坚)字的纵横奇崛,无论是米(芾)字的迭宕多姿,还是蔡(襄)字的温厚敦实,都与他们的人品和性格有着惊人的巧合,于是后人有“字如其人”之说。书法作为书法作者从心灵流淌出的琼浆玉液,他必须有一个美的心境,美的“场”。灿烂千余年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当年王羲之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优美环境和文人雅集、曲水和觞的和谐心境,而是在血雨腥风的战场,就不可能写出那样精妙绝伦、流传千古的佳构。征之以书法史,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等,有英雄、有忠烈、有贤臣,人品书品俱高者比比皆是。
有人说,书家的品德好比山崖,书法好比水,从圣洁的山崖里流淌出来的是清洌的甘泉;从肮脏的沟渠里淌出来的必定是泔水。此话虽然有点绝对,但至少品行不正的书家之作,人们是耻于挂于殿堂的。据史载,岳飞和秦桧,一忠一奸,其字都能够上书家的水平,英雄岳飞的书法在神州大地有的勒于石,有的刻于壁,有的供于堂,八方流传。而奸雄秦桧的字,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消亡,只能在声讨奸臣的历史典籍中寻到他的笔迹。可见,品行对书法是何等重要。我希望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写字首先做好人,做好人未必字就好,字写好一定做好人。
丁嘉耕书法收藏热线:15810795975、138105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