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艳红通讯员李娟)芳草杂志社《美丽乡愁·2016》采风写作活动近日在红安举行。来自内蒙、甘肃、河北、四川、重庆、广西、陕西、湖北等地的作家和评论家共30余人出席会议。
《芳草》杂志主编刘醒龙介绍了《美丽乡愁·2016》的总体布局方案。他介绍,同《美丽乡愁·2015》相比,今年邀请的作家范围更广,来自大江南北塞外江南。在刘醒龙看来,乡愁不仅仅表现在对乡土、乡情的眷恋与记忆,更应该是现代社会可以回得去的精神文化家园,“乡愁是人寻找传统血脉相承的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基因。希望这种血脉相承的乡愁,能用文笔延续下去。”
会上,参与本书创作的作家,也介绍了他们走村入户,深入全国20个村镇进行采访、交流,试图用文学的方式探视当前的乡村建设,书写每一个乡村的生命史、生活史和精神史的过程。如重庆作家欧阳斌试图从一个城郊接合部切入,书写乡村精神与现代城市的冲突,书写一个被刷新的乡愁;安徽作家苏北则是用一个陌生人的眼睛去打量村里人的生活,走访当地人,记录平常的故事,记录历史的痕迹,他说:“这些也许在若干年后能代表乡村的性格,乡村的生活,乡村的状态。”武汉作家刘桂英的视角在江夏区的一个村庄小朱湾,“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请中国乡村研究院的专家来帮助建设新农村。这里没有拆楼,只是改建,就像被马良画笔点了一样,变得更美。”
在刘醒龙看来,乡愁不仅仅表现在对乡土、乡情的眷恋与记忆,更应该是现代社会可以回得去的精神文化家园。在由乡村和城市共同构建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乡愁已不仅仅为村庄独有,更应该是城市文脉续传最直接的体现,是形成城市文明史和积淀城市气质的文化基因。
据悉,《美丽乡愁·2016》成立了由著名作家刘醒龙担纲的编委会,并组织一批中青年作家,围绕“最美乡村”备选村镇方案,依据划定的区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采访写作。本次采风写作活动依托《美丽乡愁·2015》编辑出版的成熟经验,采访省份以我国中西部地区为主。20位作家分别深入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辽宁、安徽、湖北、河北、四川、重庆、广西、陕西,共计14个省市区的20个乡村进行采访写作。
诗意栖居,是人类共同的渴盼,“美丽中国”被纳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美丽乡愁·2016》是继《美丽乡愁·2015》之后,芳草杂志社以新常态方式,着手组织作家采风创作并编辑出版“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