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主教练郎平在场边指挥。
中国队球员惠若琪︵右一︶在比赛中扣球︒
体育部记者
体坛名嘴
体育就是用来咵的
金牌榜上被美英压制;诸多冲金点遭遇失利;场内场外总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阻力掣肘……正当中国军团在里约陷入苦战,表现低迷之时,跳水、乒乓的两枚金牌,以及女排绝处逢生式的大逆转给所有人送来了安慰。
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苦战5局,以3:2险胜东道主,挺进半决赛。这场荡气回肠的逆转之战,让万里之外的中国观众不能不动容,她们每每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时的爆发,时时唤起多少国人内心熟悉感觉:女排精神,女排魂。
中国乒乓球一如既往的强大。强大得已经让其他人对这个项目绝望,乒乓球项目将被移出奥运会的说法已经传了不止一两年。从项目的观赏性和推广普及角度说,一家独大确实不是什么好事。这些年,除了铁杆的乒乓迷,乒乓球的各种级别比赛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打来打去到头来都是中国选手夺冠,一点没悬念。不过,这一切到了奥运会上就不一样了。在里约,中国选手面临的挑战较之往届更加残酷。金牌榜座次的争夺也近乎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球的强大和稳定,比任何时候都可贵。
中国女排昨天的胜利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此前小组赛,中国女排表现欠佳,仅以小组第四勉强出线。这将她们逼上“绝境”,直接与巴西队相遇。而昨天,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和东道主,中国队形势几度被动,但女排姑娘们硬是咬牙坚持,并最终完成了逆转。其实对于逆转背后展现出的那种“坚韧”,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从郎平当球员时起,它就一直是这支队伍的灵魂所在。幸运的是,这几十年来,即使在她们最低潮时也从未失去过。昨天,这种精神力量又再度被激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