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纷推安全措施防骗子
2016-08-31 06:34:00 来源:武汉晨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周恋芹

近日,大学生被电信诈骗卷走学费的消息引爆网络,引起不少人深思:是不是只有规避了网路移动支付,才能彻底保卫个人资产安全。事实上,互联网科技在便捷了我们生活的同时,移动支付安全隐患也凸显出来了,但没必要因噎废食。现在,银行、保险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都推出了相关的账户安全保卫措施,建议市民有必要了解一下。

保险公司“账户险”

点评:保障情形不全面

在一些保险公司网页上,可以看到“个人账户资金安全保险”的购买页面。一般来说,一份账户险提供三到四种保障方案,保费随着保额的增加而增加。如果购买1万元保额,一年保费多集中在2元到7元间。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账户险虽然保障个人名下所有借记卡、信用卡、网银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的资金安全,但保障情形多设限为银行卡被复制、被胁迫造成的资金损失,而对于被诱骗主动划转资金等电信圈套情形,并不提供保障作用。

电商品牌“安全险”

点评:产品形式小而散

目前像支付宝、京东、苏宁等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推出了防盗刷的“安全险”,本质上也是和保险合作后包装推出的保险产品,具体名称大同小异。

记者比较来看,互联网电商品牌推出的“安全险”价格也不贵,比如花6.8元就可以得到保额1万元的个人资金账户安全保障。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家电商产品设限不少。比如,有的电商推出了“安全险”,明确表示只负责自家平台内发生的消费者资金损失情况。产品小而散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某支付品牌陆续推出了账户安全险、银行卡安全险、个人资金账户安全险,产品保障范围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很难在一个产品上体现全面的资金保障功能。

银行卡“失卡保障”

点评:有的免费;如果收费,并不比保险划算

把关资金安全,还有银行信用卡力推的“失卡保障”。

记者了解到,不少银行信用卡都有相关权益服务。比如,有的银行推出“免盗刷权益保障”,持卡人可以享受挂失前48小时盗刷保障,累计年保额达5000元;有的银行“凭密交易”盗刷也可赔付,并将网络、电话和ATM等几种常见的盗刷情形延展到赔付范围之内,确定为盗刷之后,银行可以进行回款补偿。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的银行提供的是免费服务,不过会有优惠时间限制,还有的银行会按月收取4到5元的费用,保障金额为卡面额度或者数万元不等的固定额度,这样比较下来,并不一定比买保险划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