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龚萍赵歆
昨日重阳节,科技日新月异、网络互联互通的当下,如何敬老?如何陪伴长辈?昨日,记者探访年轻的地铁族发现,他们自有一套新的敬老方式。
智能装备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昨天,记者采访年轻地铁族们了解到,如今很多人都给家中父母长辈“装备”了智能电子产品,如智能拐杖、智能电子血压计、智能手机等,还教他们用打车软件、网上交话费电费,让老人轻松过日子。
在光谷上班的严先生,国庆期间上网选购了一款智能拐杖,准备送给80岁的爷爷。严先生说,智能拐杖可以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比如收音机、手电筒、应急呼救等。而他父母都有高血压,“我选好了一款品牌电子血压计,父母在家就能掌握血压的变化了。”
白领吴小姐给妈妈准备的是智能电炖煲,“秋冬季节家里经常煨汤,妈妈经常用煤气炉煨汤,可人年纪大了偶尔会忘记关火,非常危险。”吴小姐说,智能电炖煲就算是忘记关电源也有干烧自动断电功能,方便得很。
在建设大道一写字楼上班的许小姐,给妈妈买了智能手表,给爸爸买了部智能手机。她说妈妈喜欢走路锻炼,买个智能手表可以记录她的路程、运动过程中的心率等。爸爸最近对她推荐的打车软件、网上订餐感兴趣,还在学习用手机交电费、话费,“让他好好享受潮流生活方式。”
一些老年人也感慨,学习这些新潮的电子产品,生活也方便了,对儿女们这样的尽孝方式感觉十分贴心。
网络直播新祝福方式很走心
借助网络、直播等手段为家中老人送祝福,也是年轻地铁族们大爱的重阳节陪伴心得。
“老妈红包收到手软!对着手机笑得特别欢!”地铁族黄女士说,昨日的重阳节有点不一样,“这是在我的‘家族微信群’里,除过年外,红包飞得最多的一天。”黄女士介绍,去年过年家庭聚餐时一起组建了“家族群”,成员有16人,平时发布家人的信息、分享动态,而在昨日,家中的小伙伴一起商量,为了老人让群里下次“红包雨”,并且规定“小辈不能抢”,家中的长辈玩得很高兴。
武昌的地铁族陈先生,由于工作关系在北京出差,他给家中长辈送上祝福的方式就是——开直播。陈先生说,既分享了自己的动态,又让父母看到首都的发展与变化。
在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习俗,民俗专家刘谦定表示,年轻地铁族的这些新敬老方式,同样展示了“敬老”这个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