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尘封四年的作品《好家伙》终于登陆北京卫视,这是兰晓龙的心血之作。他创作出多部“现象级”作品,并先后将“白玉兰”最佳编剧奖和“飞天奖”优秀编剧奖等荣誉收入囊中。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到《生死线》,再到如今的《好家伙》,兰晓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眼中收视与口碑的双重保障。但在兰晓龙自己看来,他不过是一直在“玩自己的游戏”。
《好家伙》以皖南事变为背景,讲述了以“种子”芦焱(张译饰)为核心的中共地下党从西北秘密护送一名重要人物前往上海,而以时光(李晨饰)为代表的国民党、黑帮等不同阵营则在沿途对其进行围追堵截的故事。
从《士兵突击》到如今的《好家伙》,兰晓龙担任编剧的四部作品,都有李晨和张译的身影。兰晓龙提起与两位“好兄弟”数次合作,调侃道:“就是因为我们爱偷懒”。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选择和“老相识”们再度携手,“我们这帮兄弟们在一起是根本不需要磨合的”。
而对于作品能否经得住市场的检验,收视率能否达到预期等问题,兰晓龙显得云淡风轻,“对于外界的反馈,我更看重的不是收视率,而是一个综合值。我不讨厌商业和艺术,但我讨厌狭隘的商业与艺术”。在他看来,狭隘的收视率,是害死一个行业的“罪魁祸首”。
如今的影视行业,新人辈出,小鲜肉当道,各类题材的影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作品数量更是不断飙升。但兰晓龙用“义乌廉价的商品市场”来形容影视行业的现状。
兰晓龙自言佩服侯鸿亮、孔笙团队多年来的坚守和执着,“他们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面认识的最健康的团队,如果他们去在意外界的那些评价,那就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