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公诉人” 恶补一夜庭审知识
2016-11-09 06:09:00 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贾雪梅通讯员娄雨舒

小林下午放学后,在足球场旁趁小四踢球不注意,将他放在地上的书包偷出,偷得派克牌钢笔一支和50元现金后,将书包扔到三楼厕所内,携赃物逃离。案发后,公安机关从小林处追缴现金50元和钢笔。

昨日,武汉晨报与共青团江岸区委联办的“公益法制课”,第七场走进育才汉口小学,受到汉口花园社区的热烈欢迎,五年级小学生们扮演“法官”、“辩护人”、“公诉人”等角色,组成模拟法庭,成功审理这起青少年刑事案件。模拟法庭以盗窃罪将小林依法判罚30小时学校义务劳动服务,并打扫本班教室卫生一周,当庭退还盗窃物品。

模拟法庭受热捧,角色遭“哄抢”

“被告人”、“公诉人”、“审判长”这些职位是什么意思?做公诉人的职责是什么?五(2)班的杨思宇“抢”到公诉人的角色,放学后花了整整一晚上在网上恶补相关知识,连法官袍颜色组成的意义都查得一清二楚,“法官袍是黑色散袖口式长袍,黑色代表庄重和严肃,红色前襟配有装饰性金黄色领扣,与国旗的配色一样……”

五(2)班学生田书贤特别自信能把审判长演好,他说:“这个官很大,可以决定一些事情。演这个角色很过瘾、很威风。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别人穿制服,很羡慕,今天终于如愿啦。”

五(2)班的彭熙铭则毛遂自荐演“被告”,模拟法庭结束后向记者大吐苦水“坏人不好当”,“被两个法警带进庭审现场后,看到同学们哄堂大笑,想忍住不笑表演得逼真点,结果还是笑喷了。后来,‘公诉人’问我问题时又觉得挺紧张。”

五(2)班班主任陈琳告诉记者,“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学校平时德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写在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一般都会通过主题班会、新闻时事讲解等方式开展,与学生们分享一些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和法治案例。这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们感觉特别新鲜,所有的角色都被学生们“哄抢”了,拿到模拟法庭剧本后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收获非常大。

课间打闹同学摔成植物人

学生们表示“以后再也不瞎搞了”

模拟法庭点评人、晨报律师圈公益律师付毓和学生们分享了常见的校园伤害案例,引发台下听众一阵骚动:初中年级两男生下课后在楼梯上追逐打闹,由于楼梯湿滑,一个学生伢推了另一个学生伢一把,结果对方从楼梯上摔下成植物人。高额的医药费让两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陷入贫困之中。

律师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同学间互相追逐打闹的经历,但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法律后果。观众小刘同学告诉记者,妈妈平时经常叮嘱他,和同学在一起玩时不要推推搡搡,但没有这么认真地对他讲过原因,所以他一直不信邪,这堂法制课给他讲清楚了法律责任,“以后再也不瞎搞了”。

公益律师工作室:

217339880

合同群:490952665

房产群:397720490

婚姻群:327138150

综合群:361946969

法律援助工作站:102606004

圈主:贾雪梅

电话:15629082365

律师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