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恋芹
“到年底了,最后一期国债没抢到,还有什么好的理财机会?”近日,偶有市民致电本报咨询。天气渐冷,不少上班族越来越懒,连打理钱财的心思都不积极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事实上,临近年末,市场中也会出现一些好的短期理财,市民如果抓住机会,也能从中获利。下面,记者就整理出三套方案,稳健投资人可以留心关注。
方案一:
信用卡消费+短期理财产品
双十一过后,不少买得不尽兴的市民还准备在双十二、圣诞、元旦等时点继续血拼一把。对于在即将到来的购物高峰期有消费准备的市民来说,可以考虑选择信用卡消费,在信用卡长达50多天的免息期内,用现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赚取利差。
这里的短期产品,可以选择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也可以选择短期基金产品。银行方面来看,近期已有城商行、股份制银行推出36天、56天不等的短期理财产品。短期基金产品相对更好购买,投资者可以在比较知名的基金网上进行挑选,可以买到7天、14天、1个月等不同期限的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而且起购门槛低至100元。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比货币基金高,由于需要封闭期,不能随时赎回,流动性反而相对差一些。另外,投资者需要避免走进长短错配的误区,就是对于一笔可以较长时间不用的闲置资金,尽量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博取更高收益,反复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反而容易造成投资时间耗损,影响实际收益。
方案二:
短线买基金,被套就用定投解套
从开年一路震荡的股市最近迎来小幅上涨,业内有声音预测股市或将进一步走高。不愿错过“吃饭”行情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购买股票型或混合型等高风险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短线炒基金一直都不被提倡。因为除了需要会波段操作的技术,而且购买基金会产生一笔费用,比如认购或申购会有1%到1.5%的手续费,赎回有0.5%的手续费,还有管理费、托管费等,也就是说,短线炒基金,即使是小额赚了,但扣除手续费,收益可能所剩无几。
当然,有的投资者说,眼下看好行情,愿意选择看好的基金,不频繁买卖,达到目标收益就果断卖掉。“这个短期内持有基金的做法可以考虑,如果基金被套,也不必过分惊慌,可以考虑用定投解套。具体方法就是,把购买基金的投资金额等额分成24份,再每月定投购买这只基金,最后单笔和定投的基金同时卖掉,一般不超过两年就能扭亏为盈。”业内人士支招表示。
方案三:
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
10月27日,上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18%;9月29日,1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开盘即跳至20.00%,最高飙升至45%,最后收盘于35.41%。近期,国债逆回购多次利率飙涨,值得注意。
国债逆回购风险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短期贷款,投资者把钱借给贷方,获得固定利息;贷方用国债作抵押,到期还本付息。
从历史表现数据来看,每逢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这些时间段,国债逆回购一天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相对高,如果资金量大,收益比较亮眼。
作为短期投资,国债逆回购可以和股票投资配合,在股票空仓期提高账户收益;也可以和T+0的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结合操作,平时做货币基金,在国债逆回购收益率高的时候转换为国债逆回购,使收益最大化。
业内人士提醒:国债逆回购是“今天交易,明天到账,后天可取现”,换句话说,做一天回购,资金占了三天,因此算下来,实际收益打了个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