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拐别忘孩子的“小情绪”
2016-11-24 12:36:00 来源:武汉晨报

晨报评论员

70后女汉子

轻视角看世事

18日,重庆九龙坡一名8岁女孩失联,父母报警后,全城好心人都在网上转发寻人。监控显示,女孩去了同学家后,再没音讯。19日晚,警察在该名同学家衣柜里找到了她。女孩说,对妈妈之前批评她耿耿于怀,只想躲起来怄妈妈。“我不是熊孩子,也有小情绪。”

每每看到儿童失踪的信息,总是揪心。寻找重庆8岁女孩的信息,前两天还上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可以想见,现在孩子找到了,家长欣喜之外,又有着怎样的懊悔或愤怒。只是这时,孩子的那句“小情绪”还能被家长注意到吗?

11月16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二期上线。新闻说,平台上线6个月来,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286条,找回儿童260名,找回儿童比例达到90.91%,其中解救被拐卖儿童18名、离家出走儿童152名、迷路走失儿童27名、不幸溺亡儿童32名、不幸遇害儿童20名、其他原因(如绑架、家庭矛盾)儿童11名。

上述数据显示,“离家出走”竟超过一半,家长们要警醒了——为什么家庭是造成孩子“失踪”的最大因素,而这又会将孩子推向怎样的险境?我们痛恨人贩子,是因为这些风险是不可控的,但看看上面的数据,我们或许该明白,给孩子造成更大危险的风险,其实父母本可以规避,那就是关注到孩子的“小情绪”。

这些小情绪,不是哭吼一声“你跑哪里去了”,或痛哭流涕地说一句“爸爸妈妈再也不打/骂你了”,就能纾解的。反拐刻不容缓,人贩子要打击,但在这些努力之外,家长更该学习怎么和孩子良性沟通,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同时强化安全教育,让本该成为孩子避风港湾的家,不会让孩子主动选择离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