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佳峰通讯员周柴霞王铃鑫李玉婷)“吃了吗?睡了吗?还有钱吗?”“嗯,嗯,有。”父母嘘寒问暖的问候,在多数儿女眼里已成为无限循环的单调话题。渐渐摸清年轻人喜好的父母也开始改变聊天方式,学会了用图片代替语言交流。一时间,聊天“斗图”在大学生与父母间流行。
近日,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家长也开始学会使用表情包(网络图片),与子女聊天不再局限于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掀起了“表情包”大战。不少大学生都表示,和爸妈聊天,气氛再也不那么尴尬了。
“以前我妈每次给我发消息都是:‘吃了吗?’‘学习了吗?’‘天冷多穿衣服’之类的,千篇一律。时间久了,我都不想理她。”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的小柴同学告诉记者,妈妈每次打电话都是重复这几个问题,她觉得很啰嗦,总想找个借口挂电话。上周二晚上,她点开微信,发现妈妈给她发了几个“我热爱学习,我的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学习”的热门表情包。“当时很惊讶,立刻给我妈回了一个可爱的表情包;她又回给我一个‘亲亲我的小宝贝’的表情,看后感觉太赞了。”小柴说,现在每天晚上和妈妈聊天就变成了表情包大战,一发不可收拾。
“喜欢用表情或动图来表达自己,这符合人际沟通的自然规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与行为科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楠表示,现今表情包的内容多以各种面部表情的卡通形象为主,人类的大脑会把这种具有面部特征的虚拟形象当作真实的表情进行加工,因此它们在交流中能够起到类似真实人类表情的作用。
■链接11月21日,湖北经济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当爸妈加你微信以后》的文章,选取的内容是大学生与父母日常聊天父母发表情包的场景,引发千余名学子共鸣,同学们在留言区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少大学生网友也晒出自己和父母“斗图”的有趣经历——
网友“L君”:我妈给我打钱的时候喜欢配上“兔斯基”拿一沓钱狂扇对方脸的表情;我则回个“小和尚跪下叫爸爸”的表情。
网友“哇哦”:我妈卖萌一流,总发“飞奔过来亲亲”的表情,我爸收藏的表情包则基本都是老干部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