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个节日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三·八女王节”,好夸张,用这个名字的是电梯间的广告和各种网络购物频道的推送,可能对于这些商家而言,消费能力巨大的女性的确应该给予女王般的待遇吧。
一百多年来,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争取,现在的女性地位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很多心路历程,仍然会提示,男女在某些方面仍是不平等的。
襄阳网上发了一则小新闻。说当地的一对夫妻离婚,男的说,我能找18岁的,你只能嫁80岁的。女的则回答,我要老公干什么?饭我会做,衣服我会洗,钱我会挣,地我会拖,街我会逛,车我会开,出去我也会玩。有了老公还要给他洗衣做饭收拾家务,还要照顾他的家人。
挑起事端的男方很没风度,看来他的前妻更想离开这段婚姻。不过,虽然女方回答得铿锵有力,但有些事实仍是不能回避的——对很多离异人士而言,男人再婚的确比女人要容易。
这种情况也不是我国独有的。
有部美国电影《实习生》,70多岁的丧妻男人,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去一家购物网站做实习生,安妮·海瑟薇演那个网站的主管茱儿。聪明能干勤劳敬业,当然也有些挑剔和追求完美。为了支持她的事业,老公选择当家庭妇男。某天,老实习生无意中发现主管的老公有了婚外情,等他犹豫许久终于告知主管时发现,她其实早就知道了,她没说,只是因为还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位美丽又优秀的女人对着有着无数人生阅历的实习生道出自己的恐惧,她不想离婚,因为离婚后丈夫会很快结婚的,而再婚对于她是很不容易的事,女儿会长大,会有自己的生活,她怕孤独,怕最后会孤零零地埋在某个地方,身边全是陌生人。
男人常能兼容并蓄,女人呢,却无法忍受不如自己的男人,所以越优秀的女人选择余地越少,情感的隐忧也就越多。这样的困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为了保住家庭,女主管打算将公司托付给别人,来换取更多的家庭时间。就在新主管入驻的最后关头,女主管犹豫了,而老实习生站在了她这边,他是这样说的:茱儿,那天,当我在你的身后,看着你向工人展示怎么折叠和包装衣服,我知道了你事业成功的原因,没有人会对你的公司有那种奉献精神……我没有这样的东西,很少人有这样的东西,你创建这个又大又美丽又令人激动的东西,它是梦想,不是吗?而你要放弃它,指望你丈夫停止婚外情呢,我看不出怎么相抵……
怎么相抵?为一份已经旁逸斜出的情感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害怕孤独停止自己的脚步。轻重明显,无法相抵。
当然,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实习生》的结局是美好的,出轨丈夫幡然醒悟,阻止妻子放弃事业,二人紧紧相拥,世界又一次和谐。但细细咀嚼那些情节,仍是有点恻然。
我们所知道的婚姻,可以互相依靠,可以抵御孤独,非常美好,然而,不是走入了它,就有这样的待遇,叶倾城的文章《薄情的中国文坛男人》,讲述了好几位文坛的知名人士,有的是妻子重病卧床不起时不愿照顾,任她饿死(王意坚);有的是妻子重病缺钱,他借不到钱干脆不回去,任其自生自灭的(胡兰成)……如果不幸嫁给如此凉薄的人,该孤独照样孤独,该可怜照样可怜。
婚姻,从来不是坚强堡垒,值得爱的人才是。
所以当不当女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不将就、不屈就的女王范。
本报记者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