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做了民俗小吃,才会了解先人们在创造这些小吃的时候,是有多么讲究。昨天,本报“民俗课堂”第一课在艳阳天汉口巷子王家湾分店举行。经过中国烹饪名师杨晓鑫详细介绍,“吃货”们发现,一个小小油香里藏有九大秘诀。
汉味小吃里,多是以咸鲜麻辣味型为主,甜品并不多,油香却是一个特例。
“做油香并不复杂,但九个秘诀缺一个就不是那个味了。”据杨大厨介绍,制作油香的面团,必须采用熟面;熟面团必须放入一两半的老面团来发酵,这样发得又快又泡;为了让面团成形,需要一斤面里放一两冻猪油;和面时得按顺时针方向;馅料是由红糖、黑芝麻、桔饼制成,但秘诀是放一点香麻油炒制一下,馅料会香得诱人;馅料不能包太多,6至7克最合适,包多了会露馅;收口时要往中间收拢封口;炸的时候先要在150℃的油温里浸泡5分钟,用油的温度将内部先温熟,待它浮到油的上面,再将温度加至180℃炸两分钟,这样可以防止油香夹生;起锅后浇上一点蜂蜜提鲜。
据杨晓鑫介绍,油香与西式甜点相比,其优点在于没有过多的脂肪、不用酵母,馅料是以红糖、黑芝麻为主,天然补血补钙,对于爱吃甜食的人而言,完全不用担心发胖的问题。
油香因为失传很久,就连80后也颇感新鲜。带有红糖香味的油香,引起现场“吃货”们的浓厚兴趣。
在大师教授之后,虽然还未出师,不少人已开始创新了。有的做出了“心型”的油香,还有的小朋友竟对馅料也进行了创新,包入了彩虹糖、冰淇淋……
“他们的这种创新给我很多启发。”杨晓鑫说道,对于民俗小吃而言,做法可以传承,但形式必须翻新,只有合新一代消费者的审美和口味标准,才能流传得更为久远。
记者王丹妮
民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