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慧纯制图晶晶
本报记者对话
岳云鹏
上真人秀,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从14岁北漂看大门扫厕所的农村小孩,到今天上春晚上真人秀的“德云一哥”,岳云鹏的故事值得一说。记者日前电话专访他时,他刚从《了不起的挑战》录制现场下来,“找人找了一天,太累了。”但他还是兢兢业业做着任务,毕竟一开始被观众骂得太惨,为此他还专门和师傅谈了个心。
记者(以下简称记):节目一开始被网友骂,娇气啊黑脸啊,是节目效果还是自己真的敢想敢做?
岳云鹏(以下简称岳):当时没想太多,就那么表现了。第一期都没选对,第二期挖煤,后来确实是太累,坚持不住了,知道会让观众不开心,但就是放弃了。
记:上真人秀之前有没有想过要建立一个什么形象?
岳:做自己就好了,真实一点,哪怕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还是能接受的。被骂,你是没办法左右的,做得再好,观众也不能看你什么都是顺眼的,就是身边的朋友你也有看不上的地方啊。所以骂声很正常,还是做自己。
记:节目中最喜欢和谁搭档?达到你来的初衷了吗?
岳:各有各的乐趣,跟撒贝宁在一起不用怎么说话,跟乐嘉在一起每天笑,沙溢他把活干了,跟阮经天在一起就吃点亏,因为粉丝都看他不会理睬你。节目挺辛苦的,比一般的真人秀要辛苦一些,有的真人秀累了还可以跟导演说歇一会儿,这个就是要那种疯狂的效果。不过播出口碑好,你付出能有收获还是开心的。
记:大家都觉得你特别好玩,生活中算幽默吗?是不是也有那么多小表情?
岳:不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台上台下分不开那就不是个好演员,我精力都放在舞台上。家里人知道我性格,我性格比较闷的,他们懂我,也不会太打扰我。我自己写东西啊看电影啊,在家里,我有自己的一片天,舞台给我,我就要对它负责。
记:观众都很关心,你去年脸上那个瘤子好了吗?
岳:好了,完全好了。
说相声会“贫”还不够,没文化太吃亏
别看岳云鹏现在风光,好几个真人秀同时上,打开电视哪个台都是他的脸。但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一般人复制不出来:从小家里穷,14岁从农村出来打工,看大门、饭店打杂、扫厕所,进德云社时主要负责扫地,还得给师傅养狗……以前的采访里岳云鹏自己都说了不少,原因和上真人秀一样,“怎么想就怎么说了。”
记:第一次在德云社登台没成功,15分钟的相声3分钟就下来了,半年没能再上台,怎么坚持下来的?觉得自己有才华一定能干出来?
岳:没有想那么多,当时就两条路,一是回家二是坚持下去。我不太想回去,出来的时候就有那个心理,我一定要混成什么样什么样才能回去。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我就想要离开这个又穷又难过的地方,没有想别的。我不怎么给自己设立太多梦想,想干一件事情用心干就好,这件事干完就去干别的就行了。
记:现在已经算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会提起以前很苦的生活呢?
岳:我就想做一个真实的人,别人采访问到什么,怎么想我就怎么说,就想说一些真心话,说不太真实的话他们会看出来的。我要是和一个演员在一起,他说一句真话一句假话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说假话,老百姓也能看出来。
记:当年打工时对你不好的那些人,开除你的老板,一定要你赔款的大哥,后来有给你道歉的吗?
岳:我也没有找过他们,他们也没找我,都过去了,说出来就过去了,什么时候都藏在心里,那个事就过不去。
记:成名作《五环之歌》怎么创作出来的?
岳:不想再提这个歌了。
记:《谁是一哥》那个相声特别火,也把郭麒麟推出来了,担不担心他以后跟你争一哥?
岳:咳,这就是一个节目,你有自己的一片天了,争不争这个无所谓。
记:你们调侃相声不需要有文化,你现在这么火,也就是个初中学历,真是这么回事?
岳:首先要有文化,没文化太吃亏了,我现在就觉得吃亏。我没有更多的词汇量,没有华丽的语言来组织相声的包袱,什么都跟不上。就像现在,很多人为了名利而来,跟我说我觉得我孩子特别幽默特别贫,不学文化课了来学相声,我肯定是不要的。一定得有文化,我早就开始补了,看书学东西,我的用功程度在相声圈排不上前三也算前五,再不学习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