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回应热点环保问题
2016-03-14 14:22:00 来源:武汉晚报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回应热点环保问题

仍有部分干部认为环保是包袱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天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治理雾霾已到“第二阶段”

陈吉宁在回应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时说,治理雾霾共分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第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污染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个阶段可能对污染原因没搞清楚,付出再大努力也见效微弱;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治理阶段,但易受风速、湿度、降雨等自然边界条件影响,治理效果会出现波动,时好时坏。”他说,“第三个阶段是进一步治理污染排放阶段,此时不再受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等影响,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陈吉宁说,“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观测到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

环保和发展不是对立的

陈吉宁表示,今天的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得以迅速扩张。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只有让那些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给好的企业留出发展空间,这些企业才能够专注于其他的创新,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在我们的发展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陈吉宁在回应“新环保法实施后曾引发拖累地方经济发展的争论”的问题时说,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认为环保和发展是对立的,认为环保是包袱,抓环保就会影响GDP、影响发展,存在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

陈吉宁强调,其实,经济发展与环保并不对立,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是要解决从粗放式发展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

陈吉宁说,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环境保护税法,其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税,而是为了更好地建立一个“企业多排多付税、少排少付税”的机制。

“土十条”报批后就可实施

谈到土壤污染问题,陈吉宁透露,“土十条”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陈吉宁说,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首先要摸清家底,开展详细的土壤污染详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

他表示,“土十条”将分别针对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经污染的土地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我们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目标考核。”

陈吉宁表示,“水十条”对我们一直到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是一个顶层设计。下一步将全面公开饮用水安全的相关信息,定期向媒体公开全国各地黑臭水体的名单和治理情况,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五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

去年约谈15名政府负责人

“去年环保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谈到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陈吉宁说,“我们也督促各省区市对3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进行环保督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176个问题挂牌督办。”

环保部门去年“抓住重点,铁腕执法”,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性质恶劣的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推动公益诉讼,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3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7件。

陈吉宁同时表示,去年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

据新华社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