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
2016-03-14 14:32: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足迹踏遍瑞士、德国、美国、古巴等60余个国家,出版国际文化交流主题专著25部,在海内外举办个人摄影展览37场,在国外演讲中国故事近百场……他是记者、作家、画家、摄影家,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余熙20多年来一直传播中国故事,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民间外交家”。昨天下午,他带着自己多年在海外开展交流活动的故事登上武汉“名家论坛”。

能访问到这么多政要、首脑,如何才能争取到这些难得的机会呢?“其实每一个访问机会都来之不易,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余熙现场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副部长兼驻华大使芮捷锐曾访问武汉,他想用私人时间在武汉走走看看,而余熙得到了陪同他的机会。精心准备的余熙让浓浓的汉味儿从早餐就开始了,他带着一行人到了台北路的一家牛杂店,“我嘱咐店家加了辣,这才是正宗的武汉小吃。吃完米粉大家直呼‘好吃,过瘾’”。余熙把第二站安排在了兰陵路一栋建于1900年的老建筑,“我希望通过租界建筑,让大使一行了解武汉这座城市开埠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紧接着的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大智门火车站旧址的参观,让芮捷锐深有感触,“他说,这座老火车站若是在澳大利亚,一定是国家级铁路博物馆的选址地。”

愉快的半天时间过去,芮捷锐开心地说,“这是我到中国四年来最愉快的半天”,“我提到了自己的专栏《余熙高端访问》,如果澳大利亚国家领导人来华访问,可否安排我单独采访。芮捷锐爽快答应了,并提到总理吉拉德女士即将访华。”于是一个多月后,余熙应邀前往北京,并对吉拉德女士进行了专访。

除了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外,余熙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抱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心态,“对方得知我的来意,都非常乐意和我见面。”记者熊波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