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指检 不该坐“冷板凳”
2016-03-23 07:07: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记者祁燕晏利利

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很多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可市民体检时,抽血、拍片、做B超等都不是问题,偏偏遇到肛肠指诊却卡了壳——该项目也一度被网友评价为“花了钱却没尊严”的就诊体验之一。但医学专家强调,肛门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简单实用、价格低廉,但随着电子结肠镜的普及,有坐“冷板凳”的趋势。

“花钱却没尊严”年轻女性排斥

如果设一个“最不想做的检查项目”排行榜,由医生戴上指套插入病人肛门,来进行检查的肛肠指诊,恐怕能进入前三甲。该项目也一度被网友评价为“花了钱却没尊严”的就诊体验。

今年32岁的徐雅琴(化名)在建设大道一家银行工作,由于久坐不动,又好辛辣等重口味美食,小徐经常便秘,有时便后还会有血迹。上个月,她拿着体检预约单到江汉区一家体检中心,好不容易做完了血、尿常规、B超、胸部X片等,却在肛肠检查门口犹豫不决。第一次看排队人比较多,她就去做别的检查,第二次去人稍少,但听到里面传来男性声音便扭头离开了,第三次,等所有人散去,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探身进去,见一男大夫在招呼她,还是决定放弃。

“检查室里人进进出出,虽然隔着布帘,但一听声音就脸发烫,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最后,经多方比对,小徐还是选择到武昌一家提供男女分诊的民营肛肠医院就诊。

现代健康报记者还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21位表示从未注意过体检项目中有直肠指检的项目,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症状指征,26位市民表示会放弃该检查,而理由大多是太尴尬,“如果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医生感觉会好些”。

直肠癌早发现首选肛肠指诊

近10年,我国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且发病年龄集中在45岁-55岁,比国外提早了10年。

25岁的陶先生平时大便无规律,一直没放在心上。日前,他聚餐时喝了几瓶啤酒,次日腹痛难忍,赶往武汉市八医院就诊。肛肠外科主任陈继贵就是通过指诊,在距离其肛门10厘米深处,触摸到鸡蛋大包块,直肠完全被堵塞,肠镜已无法进入。当天,陈继贵就为小陶做了手术,遗憾的是,病检结果证实为大肠癌晚期。他叹息道,若早点进行肛门指诊,可能结果就不一样。

48岁的黄先生近一年常腹痛,大便形状有变化,做了肠镜未发现问题。他实在不放心,花8000多元做了个PET-CT,结果仍无异常。整天焦虑的他来到中南医院肿瘤科,杨国梁教授为他进行肛门指诊,很快发现其直肠上壁有一肿块,用手轻轻一压,黄先生连连喊疼。再做肠道CT确诊,果然为直肠外壁肿瘤。

专家们一致指出,肛门指诊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即使是目前各类先进的内窥镜,都不能替代它的作用。75%以上的直肠癌患者通过肛门指诊即可做出大致诊断,另外,痔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感染、肛裂、肛瘘、宫颈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等都可通过此方法查出。

两检查差距大期盼男女分诊

既然肛门指诊如此简单实用,为何不仅少数患者排斥,部分医生接诊时,更是宁愿直接开肠镜检查单?

一位三甲医院医生毫不客气地指出,看看收费标准就知道了。肛门指诊毕竟要接触患者的隐私部位,虽然隔着层薄膜,有时会带脓血和粪便出来,且收费仅10元;电子结肠镜操作简单,收费250元,翻了25倍,检查准确,又兼顾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如果适当调整肛肠指诊等特殊部位检查收费标准,保证医生的付出与收入相对平衡,激发医生积极性,又何愁这些“徒手”检查被打入冷宫。

同时,为减少患者的尴尬感,保护患者隐私,实行男女分诊,不是与其他患者仅“一帘之隔”。有的医院会为受检者提供专用纸内裤,仅留暴露肛门的“窗口”,其余部位遮蔽,可减少受检者心理压力。

“肛门指检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痛苦。”武汉市普仁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潘晟说:“医生在指检前会先戴上手套,并涂一些润滑油,体检者只要按照墙上的示意图趴好,放松就可以了,整个过程1分钟左右,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忍受的。”

他提醒,对于40岁以上人群,如果存在排便不适、排便习惯改变、持续性腹部不适等情况,要及时检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