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疫苗多流向偏远乡镇涉案疫苗大部分都已使用
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并回应了公众关切的6大焦点问题。
进展
各地立案69起抓获130人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说,鉴于案件重大复杂,公安部对该案挂牌督办,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部署成立了多警种联合工作专班,前期调查取证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犯罪嫌疑人已经移送起诉。
已对该案涉及的上下线逐一进行甄别查证,各地立刑事案件69起,抓获涉案人员130名。他说,从办案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问题疫苗都已使用。
华敬锋还对案件相关数字进行了特别说明:犯罪嫌疑人庞某累计购进疫苗共计2.6亿元,销售金额3.1亿元,违法所得近5000万元,并不是价值5.7亿元的疫苗流入市场。
去向
问题疫苗多流向偏远乡镇
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说,各地已查实与涉案线索相符的人员上线41人,下线46人,排查出涉嫌违法药品经营企业29家,涉嫌购进非法疫苗的接种机构16家。其中,案件发生地山东省已经暂停三家企业的经营活动。
下一步,各地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对已到案的要尽快突破,核实查清疫苗流向等情况,对尚未到案的要加紧排查,争取早日查明到案。
李国庆说,随着案件调查逐步发现,一些疫苗接种机构与疫苗贩子和经营企业长期勾结,将容易在最终消费环节出现库存积压甚至过期的二类疫苗在临近有效期结束时低价甩卖给违法分子,再由违法分子通过借用经营企业资质、虚构购销流向的方式销售到有需求的地区和单位,特别是管理薄弱的农村偏远地区诊所或接种点。
数量
涉案疫苗大部分都已使用
从公安机关查证情况看,该案疫苗不是黑工厂生产的,而是一些正规的药厂合法生产的正规疫苗。华敬锋介绍,从办案了解的情况,大部分疫苗都已使用,现在公安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查流向哪些医院,哪些机构,济南公安机关现场查扣的2万支疫苗已封存。
李国庆说,庞某等疫苗贩子既没有药品经营资质,又没有冷链储运条件。由于其贩卖的都是合法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即使储存运输条件不够,接种效果不好,出现安全性问题的概率也较低,导致了这些问题隐藏时间长、相关部门难以及时发现。
此外,疫苗贩子之间还互通有无、共同作案。例如本案犯罪嫌疑人庞某一人的上、下线就有300余人之多。
一些规模小、管理差的药品经营企业受利益驱使,为违法分子提供资质证明和票据,使其能够在无资质情况下违法经营,为疫苗贩子违法行为提供便利和掩护。
风险
长时间脱离冷链影响有效性
李国庆表示,国家规定疫苗必须在冷链条件下运输储存,脱离冷链条件进行运输储存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他说,疫苗产品在批准上市前,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制度及有效性长期稳定性试验。批准上市之后,每一批产品都要经过监管部门检验审核后签发上市销售,即批签发制度,逐批产品进行检验审核。对温度比较敏感的一些疫苗,在出厂前还要进行极端条件下的热稳定性挑战试验。即根据不同的产品,在37摄氏度高温条件下放置1到4周,符合标准的产品才可以出厂。
疫苗本身会有一定的异常反应发生概率,脱离冷链的疫苗一般来讲并不增加异常反应的概率。李国庆表示,由于对涉案疫苗脱离冷链时间长短难以准确把握,对长时间脱离冷链的疫苗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漏洞
不排除疾控机构非法购买疫苗
于竞进说,按照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我国疫苗的管理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政府出钱,百姓免费接种,冷链条件完全能够得到保障。二类疫苗是群众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
从供应上,生产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供应,而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供应,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供应。我国目前有疾控机构3000多家,接种单位有20多万家。由于疫苗的生产、流通企业直接向接种点供应疫苗,点多面广,同时各个地方发展又不平衡,监管的难度比较大。
由此来看,不排除存在疾控机构从非法途径购买疫苗这种可能,不排除个别的机构和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违法违规的情况。
李国庆坦承,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责任不落实,导致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发现。
监管
要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溯
于竞进说,目前,国家卫计委正在研究推进加强二类疫苗管理,特别是要求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今后在使用第二类疫苗的时候,都要在省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坚持公开透明、阳光采购,强化管理。同时,按照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提供规范服务,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和使用的登记制度,做到疫苗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追溯,努力保证疫苗安全。
他说,国家卫计委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疫苗流通管理和采购机制,加强对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二类疫苗购进使用管理的监督。
比如要求购进疫苗时向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证明文件,完善疫苗储运和冷链运转的记录,确保了预防接种的记录能够完整保留,以便加强进行监管。据新华社电
本地
等你来查
拨打12320热线
238个放心门诊
本报讯(记者黄金通讯员夏庆华王雷)“一类疫苗由省级集中招标采购,集中配送,是不会出问题的。接种第二类的自费疫苗,要到有资质的单位接种。”昨天下午,在湖北省“最美接种医生”的评选启动仪式上,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家发回答记者时说,市民可拨打热线12320,查询离本人最近的、有资质的疫苗接种单位。
我省在加强预防接种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一是坚持依法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全省预防接种单位实行统一规划、资质准入和定期年检,接种人员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和年度考核。二是严格疫苗的采购行为。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集中配送的方式,直接供应给各接种单位。三是省、市疾控中心所有冷库和冷藏车实现了冷链温度全程监控。四是规范服务行为。五是全省建立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体系,去年以来,全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表明,未发现可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号。
接种一、二类疫苗的市民可拨打12320热线,查询全市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在内的238个预防接种门诊,放心接种。
近日,合肥市南七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库存疫苗有效期。新华社发
焦点3
焦点5
焦点1
专家
并非本身有毒别因“问题疫苗”
拒绝接种
并非本身有毒
别因“问题疫苗”
据新华社电针对目前在中国引发关注的“问题疫苗”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免疫学专家表示,“问题疫苗”只是不能预防疾病,并非本身有毒,建议家长应继续通过中国“扩大免疫规划”为子女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免疫学专家兰斯·罗德瓦尔德24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存储温度不当或过期的疫苗不会被污染或变得有毒,但也不能保证疫苗继续有效。“问题疫苗”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在于不能预防原本接种后可免疫应对的疾病。接种过“问题疫苗”的人群需要再次接种,但需要向免疫专家咨询。
“问题疫苗”事件曝光后,不少中国家长因担忧而拒绝为子女接种。罗德瓦尔德提醒说,如果家长对疫苗丧失信心而拒绝接种,接种覆盖率将会下降,原先可以由疫苗预防的一些疾病发病率将逐渐上升。
焦点2
焦点4
焦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