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去留学15
2016-04-26 07:08:00 来源:武汉晚报

去留学

美国家庭的生活图景

第二天,我的室友杰西,成为失业的杰西。早上他终于不用上班了,他通常是一觉睡到中午,然后从下午开始打游戏。

我无可奈何地看着他,心想:“哎呀,杰西,你的纽约梦呢?”

杰西失业之后,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有的时候我白天没课,也会在公寓里看书。这段时间,是我和杰西交流最多的一段时间。我透过这个男孩,了解了很多美国年轻人的想法,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我们的内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不那么激烈了。虽然磕磕绊绊还是接连不断,我们最终都开始意识到,我们是来自两个国家、两种文化背景的人,各种行为习惯都不一样。我们除了努力适应对方,真的别无办法。或许,我们也许可以把这种弱势,变成一种优势,那就是通过尽量多的沟通,我们都去试图了解另一种文化。

杰西在帮我提高英文方面一直非常热心。我对学好英文有强烈的愿望和诉求,因此从成为室友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对他说:“杰西,只要听到我说话说错了,请你立刻纠正我,好不好?”他真的做到了,这种及时的纠错,让我避免了很多在其他正式场合的尴尬。慢慢地,我的自信心也在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随意的交流,我对美国文化中的很多疑惑,也得到了解答。

比如我会问他:“杰西,为什么任何人打了喷嚏,美国人都会说blessyou(上帝保佑你)呀?”

杰西说:“那是因为,我们认为你打喷嚏时魔鬼就会附身,所以我们就祝福你,这样魔鬼就不会跑到你的身上了。”

万圣节临近,大街上开始出现造型各异的南瓜,商场里各种万圣节的服装和饰品也变得到处都是。我回到公寓,问杰西:“杰西,万圣节你家也会为别人家的小朋友准备糖果吗?”

他想了想说:“对呀,一般来说,家里都会准备一些糖果,等邻居小朋友敲门时送给他。如果家长要是外出呢,我们就准备一个篮子,放在门口,把糖果放在里面,让小朋友自己去抓糖喽。一般小朋友都很自觉,只拿一块。”

“那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去参加trickortreat(讨糖)呢?”

“会呀会呀,我妈妈特别在意我去别人家拿到的糖是不是包好的。如果没有包好,我妈就会觉得这块糖可能被污染了或者有毒,就不让我吃了。”

停顿了一会,杰西一笑,说:“海涛,你知道我们家拿什么让我去装糖果吗?别人家通常是让孩子提着一个篮子,我们家呢,给我的是一个枕套儿。”

在那段时间,我们之间进行了很多场这种随意的交流,多以我问他答为主,而一个真实的美国家庭的生活图景,就这样,在我面前慢慢展开了。

范海涛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