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回应重大利空传闻
下周大盘有望先抑后扬
本报记者王子建
利空传闻引发A股大跌
A股靠银行保险股的尾盘拉抬侥幸躲过了黑色星期四,但没能在重大利空传闻的突袭下逃过黑色星期五。
昨天早盘沪指高开后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摸高3003点。但有关证监会收紧中概股借壳的市场利空传闻网上突起,引发A股中概股全线跳水,市场陷入一片恐慌。股指逐波下跌,截至收盘:沪指收报2913.25点,下跌84.59点,跌幅2.82%,创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收报10100.54点,下跌373.47点,跌幅3.57%。
收盘后,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有关利空传闻。针对有传言称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已经有在国外上市的5家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A股上市,市场上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对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应该高度关注,证监会注意到市场相关反应,目前证监会正针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市场人士分析说:监管层的表态实际意味着不会对中概股回归“一刀砍齐”,“不鼓励借壳并不意味着不能借壳,可能会针对中概股分析研究后出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回归后必须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才允许借壳,或者是分行业区别对待,不鼓励非实体经济的企业回归。”
下周有望先抑后扬
华讯财经认为,周五股指冲高回落,3000点得而复失,技术上,大盘总体维持2900-3050点区间震荡,关注2900点一线的支撑。目前市场进入了关键时期,量能成为了市场最关键的因素,决定着市场的未来。5月股市,依旧是跌出来的机会。周五大跌后下周有望在周初一步杀跌到位,先抑后扬,红五月依然可期。建议耐心等待市场调整充分后的机会出现。围绕中报,选择中小盘创新型、次新股和供给侧改革受益股,积极把握低吸建仓机会。
宁波海顺认为,黑色星期五的主要原因是周二反弹以来获利盘的出逃,且又介于股指上方的强压,以及午后技术指标上的破位,导致尾盘恐慌盘再次杀跌,对指数形成二次伤害。近期成交量迟迟难以有所表现,指数上攻亦失去信心;目前,在沪指跌破60日均线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下周关注2900点一线支撑力度,建议投资者控制好手中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