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恺凝通讯员高星荆彤)昨天上午,“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师资班”在武汉普爱医院开班,讲师沈健教授以蔡常春医生的故事为开场白,再次强调“语言处方”的重要性。50名来自各地的优秀医生、医院管理者将接受四天三夜的医患沟通实战训练,通过考核的学员将作为种子选手,让“语言处方”在各地生根发芽。
重医术、轻人文,是中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患者初次见面怎么开口?坏消息如何告诉患者?”武汉医师协会会长张建华说,一线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普遍缺乏医患沟通技能,在与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困惑很多。该协会经过一年的努力,首次将这一套系统化、重在实操的医患沟通课程引入武汉。
沈健说,每个医生都应该像蔡常春那样将“语言处方”内化成自己的行医习惯。他用“情感账户”比喻医患间的信任总数。“关心、耐心多一些就代表‘存款’,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代表‘取款’。取款多了,信任自然就崩塌了。”
在今天的培训课程中,蔡常春医生将到场与全国学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