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物论》看庄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6-05-29 07:21: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钟磬如)昨天,东南大学教授陈怡做客武汉“名家论坛”,他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庄子哲学方面着力深厚,带来了解读经典《庄子》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齐物论》解析。

“《庄子》之书,大旨尽在内篇,而内篇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逍遥游》、《齐物论》两篇。”上周陈怡教授对《逍遥游》的讲析让听众了解了庄子的人生观,“其实庄子的这两篇文章有着联系,如果说《逍遥游》是庄子对自由形象而生动的描绘,那么《齐物论》讲的则是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平等,也是达到‘逍遥游’的方法。”

文中的每个寓言故事,庄子都借以阐述某个观点。陈怡以大家熟知的寓言“庄周梦蝶”为例解析,“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周‘适志’、‘栩栩然’的超然心态:做到了‘无己’,明白了‘物化’的道理,也就体会到了‘道通为一、万物一体’的奥妙,达到‘物我两忘、庄蝶合一’的‘天籁’化境。”

庄子的著作不太好读懂,陈怡教授建议读者阅读庄子,要首先掌握“三把钥匙”,简单说就是文章手法的钥匙在“三言”、文章结构的钥匙在模式、文章内涵逻辑的钥匙在《天下》篇。

陈怡解释说:庄子文章的表现手法在于三言,即寓言、重言和卮言。寓言指带有寓意的话,重言指借助史上有影响力的人之口说出的话,卮言多指直接讲出的哲学观点。此外,《庄子内篇》的每篇文章各有重点,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文章的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模式是先用卮言提出观点,再用寓言加以阐述帮助理解。第二模式是先用寓言阐述,再用卮言总结,得出哲学观点。“《齐物论》属第一模式:先讲观点,后讲故事。”

记者熊波摄

名家论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