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潇潇记者屈建成)“四年里,你偏爱集锦园食堂,消费金额1014.75元……”6月8日,一封名叫《光阴的故事》的电子信件和截图在华中大毕业生的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每一位即将离校的学子只要打开链接,输入自己的校园账号就能获取在校期间的学习、读书、餐饮等各方面数据和收获。
“四年期间,65门必修课,7门公选课,70位任课老师……”看到这些在华中大留下的痕迹,毕业生纷纷表示感动和温暖。
据该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士贤介绍,《毕业生大数据——光阴的故事》由该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在去年推出,今年在教务类数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毕业生的借书、校园卡刷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学生日常登录HUB系统或者使用校园卡时留下的,临近毕业之际,HUB系统将数据整合,以毕业礼的形式献给毕业生。
“光阴的故事”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用数据描述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经历。包括生源地、在校班级、转专业、学期注册、所修课程、授课教师、加权平均成绩、四六级英语成绩、奖助学金、科研成果、荣誉称号、访问HUB系统、计算机等级考试、校园卡消费、食堂、校内超市、校车、图书馆借书和门禁、党员发展历程等情况,用数据逐页展示出来。
有意思的是,该系统还根据成绩在专业的排名,授予了学圣、学神和学霸的称号;根据在图书馆的借书数量排名,授予读书达人称号。一些同学将自己荣誉称号晒到朋友圈,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此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大数据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推出,并已成功上线,正值毕业离校之际,对2016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份有意义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