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研究平台落户武汉
2016-12-11 06:20:00 来源:武汉晚报

在海水里也能种水稻?这种水稻耐盐碱、抗洪涝、不怕台风,未来或能解决全世界的“吃饭”问题。昨天,武汉光谷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海水稻研发产业链正式落户武汉。

抗盐碱也不怕台风的水稻

海水稻发现人陈日胜回忆,1986年,他跟随老师去海边考察红树林,发现了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自那起,他开始对这一品种进行育种研究,1993年起,他就带着这一稻种到全国各地进行试种。陈日胜花费了30年时间,海水稻从亩产50千克提高到150千克。

陈日胜介绍,除了抗盐碱,海水稻还抗倒伏,就是“倒下来死不了”。它倒下来以后,每个关节还长根,就算是刮台风倒下来也可以长起来,不会影响产量。

有趣的是,尽管长在海边或盐碱地,但海水稻并不咸。它和普通水稻一样,不生病虫害,不需要打农药,在滩涂状态下自然生长,用的化肥较少,是天然的有机食品。

2014年,农业部正式批准了稻米新品种“海稻86”。

大量沿海滩涂

和内陆盐碱地都能产粮

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表示,世界人口将从2011年的70亿增加到2050年的92亿,意味着粮食需要增产40%以上才能解决饥饿,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

朱英国认为,如果将海水稻的性状和我国的“红莲”系稻种进一步结合实现杂交优势,未来大量沿海滩涂和内陆盐碱地都能变成粮食生产基地,从而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这不仅可提高我国粮食供应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直言:湖北农业生产也正需要海水稻的优良基因,“海水淹了三四天,海水稻的叶子都还是青的。如果能成功获得这种抗涝基因,对整个南方地区都有极大意义。”

记者崔梦欣通讯员朱安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