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社工成老人“外孙女”
2017-09-13 07:13:00 来源:汉网

董莎教周婆婆用平板

图文/记者朱佳琦通讯员孙霞柴文莉

“保姆姐姐要走了,还喊小董来……”83岁的周婆婆家住省农科院社区,家里还有一个50多岁的智障儿子小风(化名),小风的智力一直停留在两岁阶段。昨天,周婆婆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住家保姆又要走了,小风嚷着要喊“小董”来,“多亏了小董他们几个社工,让我很有安全感。”

小风口中说的小董,是爱熙社工服务中心的一名90后女孩董莎。不久前,周婆婆定居美国的女儿、女婿知道了社工对他们一家的帮助,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很感谢你们的热心照顾和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西藏支教回汉

加入社工组织

去年11月,爱熙社工进驻洪山区狮子山街道,发起了“残障人士互助自助社区康复(心理)支持平台建设”社工服务项目,在省农科院社区开始试点运营,针对康复者进行定期探访服务、情感支持、心灵慰藉等服务。

26岁的董莎来自湖北黄冈,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去西藏支教了一年多。“很想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些什么。”今年初,董莎来到了武汉爱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省农科院社区42户残疾人家庭。

成了邻居们眼里的

“外孙女”

周婆婆是省农科院退休干部,今年83岁,患多种疾病,老伴在3年前去世了。女儿唐薇20多年前已定居美国。多年来,周婆婆跟智障儿子小风住在武汉。

今年春节前,周婆婆叠被子时,不小心导致腰部粉碎性骨折。康复休养期间,董莎常常挽着她的手在社区内遛弯,邻居们都以为小董是老人的外孙女。董莎平时要服务的家庭比较多,很想在每家都多花点时间,“但我们人手有限,在这家待久了,下一家就顾不上了。”董莎总不忍心打断老人说话,经常是到了饭点才“硬着头皮”说:“婆婆,我要走了,下次再来看您。”

今年5月,周婆婆家的保姆拿了工资后不辞而别,社工们就轮流到周婆婆家里帮忙做饭。那段时间婆婆心脏早搏,晚上睡觉也让董莎陪着。

收到一封

来自美国的感谢信

周婆婆经常给美国的女儿、女婿发邮件、视频聊天。有一次,不小心将平板电脑调成了飞行模式,怎么都连不上网,只好找来了董莎。现在,她的常用联系人列表中,除了家人就是董莎、李玉春这几个社工。

不久前,周婆婆远在美国的女儿唐薇、女婿王伟,专门写了封感谢信给董莎和她的督导李玉春,“多亏了社工们的照顾和帮助,让我们远在美国都能感受到这份贴心和温暖!”

董莎说,收到这封感谢信时还有点懵,“我觉得只是做了该做的,可能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带给这些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董莎告诉记者,虽然这份工作比较辛苦,“但我从没有想过放弃,应该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武汉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