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懂习近平重要提法的“本质”吗
2015-02-28 16:25:52 来源:掺望东方周刊

?同志,你懂习近平重要提法的“本质”吗

2015-02-26 了望东方周刊 了望东方周刊
了望东方周刊 \

lwdflwdf

新华社 了望东方周刊


本质,指本身的形体或本来的形体。语出晋刘智《论天》:“言?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虚。凡光之所照,光体小于蔽,则大于本质。”

本质,也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

例句1,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些同志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他们不去看问题的本质方面。”

例句2,这几天刷屏的热文标题,语出《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共产党反贪腐跟蒋经国反贪腐有本质上的不同”。

了解了什么叫“本质”,那么问题来了――怎样用看问题的正确方法,去领会总书记的新提法、新观点的本质呢?

“四个全面”――本质是“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人民网)

中国经济“新常态”――本质是全面改革和结构优化

新常态是一个从传统的稳态增长向新的稳态增长迈进的“大转换时期”,与发达国家“新常态”所意味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有很大差别。

其一,它不是一个重返危机前繁荣状态的恢复过程,而是在全面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重构新的增长模式和新的发展源泉的过渡过程;

其二,它是一个潜在经济增长在波动中逐步回落的过程,而不是马上就要步入新的稳态增长路径,因此它不是一个增速不变的常态,而是一个增速变化的常态;

其三,它不仅是一个“去杠杆”、“去产能”的危机救助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结构问题在不断凸显中得到重构的过程,一个风险在不断暴露中得到缓释的过程,因此中国新常态的主题词是“改革”、“结构调整”,而不是“危机救助”;

其四,它不仅是房地产周期、全球化周期、存货周期以及固定投资周期的叠加的产物,同时也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的产物,因此,中国“新常态”更具有复杂性。

其五,它不仅是一个外部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失衡的调整过程,更是一个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与宏观治理系统之间失衡的改革与大重构的过程,因此中国的新常态结构性改革的主题不是发达国家的局部调整,而是全面改革与全面结构优化。(人大校长、经济学家陈雨露)

“创新驱动”――本质是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指出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他提到:“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无论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科技组织层面来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深远。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首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第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科技实力的战略选择。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回归权利本质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关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说法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全党上下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带给人很多期许。“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可以说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总病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解决这个“总病根”,在我国现阶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正确理顺党政关系的前提下,以权力控制权力,以权利控制权力,以民主监督权力,以法律规制权力。简单说就是这样几个关键词:分权(工)、民主、人权、法治、党政关系。

一般来说,好的“制度笼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客观性。不能脱离和超越其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应当符合我国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二是代表性。必须体现多数人的整体意志和利益,应广泛听取各方声音,吸纳各种力量,集合各方才智,共同打造腐败的“终结笼子”。三是严密性。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防范工作。但是现有的一些法规制度,有的相对滞后或过于笼统,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但落实的力度不够。当务之急是要编织更为坚实、合体的“制度笼子”,彻底解决“牛栏关不住猫”的问题。四是可操作性。不仅在实体内容上切实可行,在程序上也要简易方便。五是刚性。事实上,用来关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看管“笼子”的人不够尽职或者不独立公正,致使权力从笼内轻易窜出,为所欲为,从而导致用来关权力的“笼子”成了“纸笼子”。(中纪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

“法治政府”――本质是实施法律

习近平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法律实施,政府的本质是实施法律,在法治轨道中开展工作。同时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是“自然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全会专门提到,建设法治政府的几个方面重要的工作,包括对于主体、决策、执行、监督、公开几个方面。从主体来看,履行政府职能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制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际上就是组织法的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完成。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应该有一个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法。这些都涉及到政府机构的横向和纵向的设置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控制政府职责范围的基本方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控制政府职责范围的基本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归其位协同治理的国家治理模式。在治理条件下,不止政府是治理的主体,人民也是治理的主体,不仅传统意义上的统治、管理的权力下行渠道依然存在,而且建立了权力的上行渠道和权力的平行渠道,从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补充阅读:习近平语录中的“本质”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中非关系本质是真诚”

“五项原则精辟体现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