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2018-11-22 08:18:46 来源:汉网
      “又可以和老战友们聚在一起,像有了大家庭一样。”得知街道建起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79岁的退伍老兵柯著林格外高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武汉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武汉市委政法委前期谋划、制定方案、牵头组织,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单位参与,在前期江岸区、武昌区试点的基础上,即日起全市各区将全面启动建设区、街、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提高退役士兵安置质量,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引进社会力量创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完成信息采集工作。
 
  江岸区自今年8月起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17个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覆盖全区16个街道及百步亭社区,并逐步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全覆盖。江岸辖区的2.5万退役军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信息登记、就业创业指导、困难帮扶等“一站式服务”。江岸区的先行先试为全市推广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
 
  家门口建起退役军人的温馨家园
 
  站在社区退役老兵风采照片墙前,看着自己身着军装的青涩模样,79岁的柯著林脸上泛起微笑。随着他居住的江岸区后湖街海赋社区建起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室,柯著林像多了一个“家”,快进入社区,就能见到门口挂着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室的白底红字牌,走进社区便是专为退役军人开辟的“退役军人综合服务窗口”,和他同为退役军人的战友们可以在这里登记咨询。柯著林爱去楼上图书室看看军旅题材书籍,参加退役军人活动室定期举办的恳谈会、义诊等活动。
 
  海赋社区所属的后湖街道,同样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开辟出1000平方米的空间,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该服务站对各下辖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室进行业务指导,功能上也更加丰富,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老兵议事厅、老兵俱乐部、老兵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在区级层面,江岸区则建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侧重于落实相关政策以及统筹下属管理机构。
 
  “从区级中心到街道服务管理站,再到社区服务管理室,这三级架构不仅提供了服务、管理退役军人的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构建起全套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江岸区民政局副局长舒永海说,以往退役军人的服务管理,分散在民政局、人武部、人力资源局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职能分散增加了退役军人了解各项政策的“信息壁垒”,让服务效果打了折扣。
 
  依托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机构,江岸区能全面收集整理辖区内退役军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情况和主要诉求等,并依托遍布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室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解困等工作,将服务送到退役军人家门口。
 
  江岸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力军介绍,目前江岸区依托社区网格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建立信息台账,全面掌握退役军人诉求,便于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江岸区每年保障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补助费,安置下岗失业志愿兵,解决社保断缴问题等。
 
  老兵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队服务居民
 
  柯著林最近还多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海赋社区退役军人党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他偶尔作为社区“红色教育”讲座主讲人与大家分享他的从军生涯。在江岸区,69个社区退役军人党支部正组织着退役军人党员开展丰富多样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各位老兵早上好,明天活动行程如下……”在海赋社区退役军人红色微信群中,各类活动及服务通知正发送至退役军人们的手机中,线下共度党组织生活,线上微信群分享心得诉求,大家紧密地凝聚在党组织中。“退休前,在部队、在单位都有党组织生活,退休后还担心自己思想会落后,现在社区通过组建退役军人党支部让大家重新过上党组织生活,感到很充实、有归属感。”十大家社区退役军人曹洪说。
 
  江岸区通过建立退役军人党员信息库,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排查出全区退役军人党员938人。指导街道、社区成立69个社区退役军人党支部,丰富党支部活动,开展社区主题日活动,鼓励军人退伍不褪色。与此同时,还成立了47支老兵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队,为居民提供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服务事项。
 
  59岁的退役老兵黄国平就是海赋社区老兵党员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中午11点刚过,老黄就坐不住了“我要去做饭了,我还要给老朱送饭呢!”让黄国平记挂的老朱,是该社区惠康居小区的一位居民,60岁的老朱今年瘫痪在家无人照顾,社区书记段晶得知后连忙和志愿者们一起上门照料。
 
  “就躺在泡沫垫上,床都没有,被褥被拉得很臭。”黄国平仍记得第一次踏进老朱家时的一片狼藉,他们给老朱翻身擦洗,找来床板,换上新被褥,此后黄国平和同样是老兵志愿者的黄永生两人每天上门照顾老朱,日复一日地送饭、翻过重重的病体擦洗、换洗床单衣物。“你们真是比亲人对我还好。”老朱感动不已。
 
  江岸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力军介绍,江岸区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机构设置、工作制度、保障帮扶的同时,坚持将党的建设贯穿到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全过程,并创新性地引进第三方社会公益组织更好地完善退役军人的服务工作。
 
  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帮助退役军人就业
 
  近日,27岁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小刘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这得益于他此前参加的速录师技能培训。在江岸区,像小刘这样通过技能培训,走上新岗位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不在少数。
 
  为帮助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江岸区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商学院等多家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免费组织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和本专科自考学历教育。当退役军人至社区报到或登记时,社区将询问其就业复学情况,并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的课程,供退役军人按需自选。
 
  在后湖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江岸区首个引入的退役军人社会服务组织“戎创营地”,正贴心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党建教育、公益帮扶、政策咨询等服务。
 
  “戎创营地”的创始人田灵芝同样也是一名自主就业的退役军人。服役28年的她曾在军队从事干部人事工作,2016年退役,一年后,她怀抱着对军人深厚的感情以及想要帮助更多退役军人适应退役生活的想法,倾其所有创办了“戎创营地服务平台”,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搭建退役军人信息人才库、军创产品推荐等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017年创办至今,已有数百名退役军人的简历录入人才库,“戎创营地”根据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特长、学历等向企业积极推荐就业。
 
  此外,“戎创营地”依托街道及社区,组织退役军人开展书画培训、主题党日活动、走访慰问英雄老兵等活动。
 
  “我的创业起步离不开江岸区的支持。因此我也希望能更多地参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因为我也是退役军人,更了解大家的需求,也能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田灵芝告诉长江日报记者,2018年武汉市退役军人选择自主就业的占到66%,自主就业的退役军人将越来越多,也更趋于年轻化,她希望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计划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在江岸区做好服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少年轻退役军人也可以无后顾之忧地选择自主创业。25岁的李武去年退役回到金桥社区后,就在家附近开起了汽车美容中心,他将部队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团队服务上,广受顾客好评,不到1年时间就收获了300余名固定会员。“当初创业,也是想为其他战友创造些就业机会。“李武说,创业之后,他以前部队的一位老班长就来到他店里工作。最近李武还被社区作为退役军人创业之星推选,这让他感到 “干劲更足了”。
 
  全面采集退役军人信息实施精准帮扶
 
  武昌区作为另一个试点区,同样已建成覆盖区、街、社区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机构,配齐人员、场地及接待窗口,统筹信息采集、人员审核、政策宣传、沟通联系、困难救助、房屋保障、就业培训等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武昌区采集1949年至今的2.6万余名退役军人的基本资料信息,对其中1978年至今的2.48万退役军人建立详细的资料信息库。对符合救助政策的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实施精准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017年至今,为34名退役军人办理300余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同时,武昌区委组织部专门印发通知,规范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失联党员查找及跟踪服务管理工作。依托社区党组织成立退役军人党支部,规范支部运行,配齐支部班子。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复退建功”专题党课交流等活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走访座谈,鼓励退役军人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