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宋磊)昨日,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党委书记赵振辉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快完善人才顺畅流动的机制,形成保障和促进人才跨体制、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
赵振辉说,尽管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但在思想认识方面,用人单位、公众对人才流动的认识还存在思想壁垒,不少用人单位把人才当成自己附属物,缺乏“共享”的意识与胸怀;在体制机制方面,不少单位人才选拔机制僵化,重本单位、本行业的纵向选拔,忽视跨部门、跨专业、跨区域的横向选拔;人才工作立法滞后,人才流动在法律层面的保障不够,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人才相关制度设计上,存在户籍登记管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工资福利、人事档案管理、身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关卡,影响人才流动。
为加快健全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赵振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的顶层设计,打破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拿出一整套的改革措施,扎实推进。比如,加快建立人才的跨区域、跨单位选聘制度,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律维护机制;打破人才“单位管理”的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建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人才之间的互通机制,消除人才流动的限制,实现自主择人、自主择业;健全人才“资格(质)”评审机制,不再把单位性质、工作岗位、学历、毕业院校等条件作为约束,而要重视专业能力、科研成果、技术专利等结果导向原则;探索建立人才流动的价格机制,通过充分竞争形成人才价格与价值相适应,工资待遇、保障相一致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