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不以论文为硬指标 促医生全心投入救死扶伤
2017-03-11 05:19: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宋磊)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科技学院医药研究院院长刘超提出,建立一整套符合临床治疗医务工作者特点的人事评价体系,促使医生更加专心临床工作,回归本位,全心投入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中。

刘超说,目前,大部分医生的晋升都与发表论文和获取研究基金紧密挂钩,这使得许多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在完成繁重疾病诊治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且,这些研究并非针对疾病临床诊治,结果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分散了医务工作者精力,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和蔓延。

刘超建议,人社部、教育部、卫计委及其他有关部门尽快联合制定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特点的“差别化”的人事评价体系:对于不具备进行高端研究条件的医院,应在医生晋升和绩效考核上取消以论文、基金数量作为硬性指标,但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持续性、更新性再教育;对于具备研究条件的医院,鼓励开展真正具有临床意义的研究,不鼓励医生从事属于基础研究类型的跟踪性研究,杜绝资源浪费;有科研条件的医院可设立教授系列的岗位和相应的评价体系,且控制这类岗位在全国医疗体系中的比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