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贺亮)11日,长江日报光谷编辑部携手武汉腾讯众创空间举办“互联网+分享经济”武汉论坛。论坛透露,六成“95后”大学生期待的职业在独立性更强的分享经济领域。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怡说,腾讯问卷调查显示,约六成“95后”大学生期待的是在分享经济领域求职。分享经济使个人价值能够最大化,依靠个人的知识技能能够更自由地生活。分享经济的核心是闲置的剩余资源再利用,就是要有闲钱、闲物、闲工夫,通过互联网平台把这些闲置的资源与需求快速匹配,从而产生社会价值。
孙怡介绍,分享经济盘活了从个人到企业等社会剩余资源,目前个人的房产、车、旧衣服、厨艺、健身方法、化妆技术等几乎全部的个人闲置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变现,现在企业的科研设备、产能等生产要素也在迅速地通过互联网来获得更高的利用效率。
如何成为分享经济领域的“独角兽”?孙怡表示,企业所在的行业天花板及应用场景是否高频刚需、建立起高壁垒、有着超强的流量获取及输血能力、盈利模式的清晰,这4个要素是企业成为“独角兽”并发展壮大的关键。
去年3月以来,长江日报推出“寻找武汉独角兽”专栏,报道了武汉的斗鱼TV等40多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据介绍,此次与武汉腾讯众创空间联合举办“互联网+分享经济”武汉论坛,旨在让武汉的企业家能够更加明晰地了解分享经济发展潮流,助推企业把握分享经济风口,成为下一个“独角兽”。
链接>>>
武汉应更加开放地拥抱分享经济
11日,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互联网+分享经济”武汉论坛上表示,分享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正好印证了“世界是平的”。
叶青在论坛上作题为《从分享经济中掘金》的主题演讲。他做了11年自媒体人,“自媒体就是分享经济”。而他提出的很多意见和建议能够迅速得到重视,也得益于自媒体的分享经济。
叶青说,武汉涌现出了一批分享经济领域的企业,有做出行分享的“斑马快跑”、做汽车短租服务的“畅的”、做停车服务的“停哪儿”,武汉的富士康和盛隆电气更是ofo的生产厂家。武汉企业航天科工建立的航天云网集成了全国13万家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共享生产资料平台。武汉作为内陆城市,应该为分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分享经济的发展打破原有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必然需要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武汉应该更加开放地拥抱分享经济风口的到来,为分享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记者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