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功虎宋磊高萌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多次提出:“干部不能总呆在机关,要俯下身去,深入基层。”“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图。”“‘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都要用好,看实绩定进退,以发展论英雄。”“干部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扛在肩上,要以身许党许国,绝不能只想着当官做老爷。”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进程中,武汉市广大干部在忠诚、干净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体现“担当”?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各区各部门进行了探访,近距离感受他们内心深处的触动,了解他们的拼搏状态和担当作为。
干部不能总呆在机关,只有俯下身去,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李林清是武汉工业战线一名“老兵”,先后转战多个岗位。最近6年,他任市政府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汽车办成立之初,没有基础资料。李林清通过走访企业和市场,摸清“家底”后发现,武汉汽车产业若要继续大发展,必须注入新的血液。他不断奔赴上海、杭州等地,一门心思招商。他向各地学者、投资人讨教,常常周末和专家吃住一起。为了接送项目代表,他经常深夜开私车出动。因为时差关系,他同外企代表深夜打越洋电话沟通,成为家常便饭。
在他的助推下,上汽通用、PSA亚洲与东南亚总部、吉利集团车联网项目在武汉落地生根,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特斯拉”与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饶是如此,李林清仍然“在路上”,“对于我来说,没有周末可言”。他这份工作,要的就是沉下身子,全情投入,“不能等,一等就错过”。
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地方、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去……这些正成为我市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的主方向、主渠道。
沈胜文转业从警12年来,一直扎根基层。当年他主动请缨,接管武汉最大的廉租房聚集区——百步亭文卉苑,那里低保户多、残疾人多、“两劳”释放人员多。他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难。三年下来,那里变身“安全明星小区”。
每天8点半,沈胜文身着警服、佩戴党徽,准时出现在辖区街道。向沿街商铺宣传防诈骗知识、教居民如何防盗,是他的日常工作。夜间7点半到11点半,他还要带着保安队在社区巡逻。
如今,沈胜文又多了一个身份,走进汉铁高中,成为287名新疆学生的“贴身民警”,为他们宣传安全知识,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干部走下去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就会提上来”。近期,武汉“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下转第二版)
市园林和林业局植树造林处干部现场研究中山大道行道树如何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