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边好人好事 教育引导身边人
2017-03-30 06:44: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蔡木子通讯员李斌

街坊唱“主角”、草根当“大腕”,这种接地气的社区文化活动每年在江汉区都要上演100余场,既让群众享受了文化活动的魅力,又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我市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部署,各区正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投入,组织各类文化资源下乡,推动文化志愿者讲活武汉“好故事”、传播武汉“好声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来吸引群众,以身边先进典型来教育群众,打造凝聚群众的精神家园,把基层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群众舞台群众演

凝聚社会正能量

这些天,江汉区常青街扬子社区的文艺骨干何锦华和他的文艺团队又忙碌了起来。去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和谐中国》在“街坊节”上一亮相就获得一致好评。今年,他们计划排练几个更加精彩的节目献礼社区第23届“街坊节”。

据介绍,在江汉区,有一批叫得响的社区文艺节目。华中社区贯中里老巷的“百家宴”每年都吸引100多户街坊同尝美味美食;永康里社区的“元宵节灯谜会”,今年吸引了上千市民赏花灯、猜灯谜……

“在社区硬件设施全面提档升级的同时,我们特别支持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节活动。”江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发动社区文艺骨干,汇聚驻区单位资源,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事迹编排成节目搬上舞台,让幸福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社区“榜样”、党员“能人”亮相大舞台,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在互动交流中融洽感情,凝聚起社会正能量。

选树身边典型

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

汉阳区的不少居民都知道,区里有一个“理论好声音”百姓宣讲团。

“宣讲团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讲好身边故事,很受群众欢迎。”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千余场次,近年来创作作品200多个,非遗高龙表演队到30余个国家、地区展演,将红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

江夏区则十分重视从身边发掘“先进典型”,让群众从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养分。24日,金良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江夏区委会议中心举行,感动了许多人。这名新闻战线的优秀党员典型,扎根从业15年,写稿5000余篇。在去年“98+”洪灾中,身患肝癌晚期的他仍然抱病坚持,奋战在一线,最终在洪水退去后倒下。近年来,江夏区还先后拍摄党员电视片《耄耋老人的柑橘情怀——汤立和》《乡亲们的“憨崽”邮差——熊桂林》《只手撑起艳阳天——刘志欢》《此心安处是吾乡——霍计武》等,用生动的影像语言讲述好身边的动人事迹。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在互动中感受精神力量

26日,首场“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活动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启动。30名来自武汉大学的学生,在党史专家带领下,举行了首场生动的主题班会。

“今年5月到7月之间,我们还将连续开展10场以江岸红色文化为背景的经典剧目露天演出,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发掘从室内延伸到街区,并与群众形成互动。”江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让孩子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感受精神力量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江岸区还将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中,组织编撰“中国道路·江岸传承”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将其作为全区各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活动的重要学习资料,并在各学校举办传播红色文化学习演讲比赛等活动,实现红色文化世代传承、永放光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