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开讲
数
学
名师名片
芦坤成
武钢三中数学高级教师,青山区学科带头人。
本期名师开讲,我们继续上期的话题,邀请武钢三中数学高级教师芦坤成,为大家在数学备考上支招。
在后一阶段的数学复习中,要对高考有更全面的认识,努力使成绩再上一层楼,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解题思维和速度
夯实“三基”与培养能力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力争做到选题恰当,具有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并突出重点。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真正做到“解一题,会一类”。
通过专题训练,对每一专题的常见题型形成一些解题套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针对薄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有的数学试题叙述较长,学生容易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这在应用题中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识图,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认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另外,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加强解题训练。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就是向非知识、非智力因素要成绩。利用周练、模拟考机会,训练自己的应试技巧,每次测试过后及时总结,也可与同学探讨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应试能力。
把握训练的“质”与“量”
高三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刷题”的针对性、目的性要强。刷题太多太难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耗费精力和时间,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另一方面可能自己根本完不成,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每天课堂学习之外,可有针对性地做12-14道习题,力求“要重质,不要重量”。
记者邓小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