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的难得之作 严辉文
2017-05-03 07:19:00 来源:长江日报

或许可以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刷屏,带火了周梅森的同名小说。

周梅森的小说《人民的名义》,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时代文学来说,都不失为难得之作。

这部小说取材于当前的反腐大业。实话说,一些贪腐故事早已见诸新闻报道或者坊间传说,神秘感正在消失。周梅森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追求真实之余又善于设置悬念,使可能进入平铺直叙节奏的反腐戏变得波澜起伏。

小说靠细节来支撑,经典小说甚至于凭细节流传下来。这就不能不说三场《智斗》戏的描写了。三场戏细节生动,又各具特色,还各具功能。第一场《智斗》戏,还原了带目的性的接风洗尘场景,第二场、第三场戏则更是饶有兴味。第二场戏就是现代版的鸿门宴。既惊险刺激,步步惊心,又似乎在神使鬼差看起来差一步就全盘皆输之际,必然地走向了正义必胜的结局。这里面有同学情,有难防的暗箭,又有明确的摊牌,有见不得人的交易,又有拉不过来就往死整的暗示。第三场戏更奇妙,看似不合理,却又必然需要发生,也是反腐案大胜或全胜的戏眼所在。智斗,智斗,智斗,重要的戏描写三次,最终塑造了正直检察官智勇双全形象。

小说是写人写细节的,成功的秘诀永远是人和细节的真实生动。《人民的名义》在智斗戏之外,还有陈岩石的“第二人民检察院”,收赃烧坏的点钞机,贪官肖钢玉的卖烟术,高育良的官场情商论,奸商蔡成功死缠烂打行贿,赵瑞龙的小姐设局,政治强人李达康的一言堂等等。

周梅森在歌颂正义、鞭挞丑恶的同时,没有停留于浅层次的人物标签化,没有满足于绝对化的角色分野,而是进一步深入到人性与道德,在必然与或然的背后,直击人的软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