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市民大讲堂”的刘功虎、“市民观察团”的韩玮、“武汉公园客”的彭毓颖、“长江婚典”的刘晓双,以及“法律工作室”的冯劲松代表长江日报五大品牌栏目,在读者节现场设摊,与读者互动。
读者市民们在这里唱歌、作诗、拍照,有人自荐登上“市民大讲堂”,有人为市民观察团支招。
“市民大讲堂”粉丝演唱《武汉故事多》
75岁的市民大讲堂粉丝杨军家住汉阳区五里墩街五麟里社区,是长江日报多年来的读者、优秀通讯员。找到市民大讲堂摊位后,他现场演唱《武汉故事多》,表达对长江日报和武汉的深厚感情。
“白云黄鹤美,琴台知音多,轻轨地铁贯三镇,全城志愿者……”《武汉故事多》由知名歌曲《小城故事》改编而来,杨军自己填词。
不太会玩智能手机的杨军表示,回家后,他要请身边的年轻人帮助下载长江日报APP,“这样我就可以随时观看咱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大事小情了”。
聋哑人建议市民观察团组织体验城市无障碍设施
21日,长江日报读者节现场,“市民观察团”展位前人头攒动。大家最关心如何报名参加“市民观察团”,并提出宝贵建议。
长江日报的热心网友“诗人龙飞”是位诗人。她专门为长江日报68岁生日和APP上线作诗一首“如椽巨笔指山巅,旭日穿云百姓篇。浪漫青莲冲骇浪,APP开拓换新颜。”她曾参加过一次探访变电站的“市民观察团”活动,认为这个活动很好,不走形式、讲真话,让老百姓亲自见证。
老武汉人罗小侃和妻子都是聋哑人士,他们专程来到市民观察团展台,咨询如何报名参加。罗小侃希望能组织一次残疾人体验城市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市民观察团活动,他们一定来参加。
“武汉公园客”朋友圈互动一年终见真人
“你就是武汉公园客的小美吧,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21日上午9时不到,“武汉公园客”现场互动摊位就迎来了第一位粉丝。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关注“武汉公园客”一年了。
这位粉丝名叫龚慧,是长江日报“十大优秀互动网友”之一。去年6月她偶然在长江日报上看到公园客在中山公园受降堂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便关注并报名了。孩子认真做简报、PPT、查历史资料,透过中山公园了解武汉城市历史,收获不小。
300余新人求问如何领取结婚纪念号外
读者节正值网络情人节“520”次日,长江婚典微信公众号上热闹非凡。5月20日,武汉市有3528对情侣登记结婚,长江日报现场赠送出2000余份纸质版号外。21日,还有300余位新人留言询问如何领电子版号外。婚典君一一回复,并承诺48小时内全部上传新人手机微信端。
“在人生最神圣的时刻,上长江日报‘头版’,非常有纪念意义,我们要珍藏一生。”网友“Rui_-瑞”还特地留言,说领证当天过敏了,希望婚典君把她的纪念号外照片修漂亮些。
现场记者、在线律师“双线”服务法律咨询
21日的读者节现场,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咨询台成为市民聚集“热门地”。从事法治新闻工作10年的长江日报资深记者冯劲松现场聆听读者呼声诉求,从早上8点20分直到中午11点半,咨询台前始终围满了咨询市民。记者还现场帮市民在线找律师,“双线”齐上提供咨询服务。市民们咨询的问题以征地拆迁、诉讼裁判、劳动保障为多。
(记者余坦坦罗斌韩玮彭毓颖刘晓双舒翔宇实习记者朱丽兰)